世界卫生日专家提醒:滥用抗生素将导致人类无药可用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7日 作者:伍西明 武海亮 刘玉君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在我国一直较为普遍,滥用抗菌药物会诱发细菌耐药,进而导致治愈难度加大、治疗成本升高,最终是“无药可用”。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记者为此专访了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地感染专家吴安华教授。
“无药可用”绝不是危言耸听
“滥用抗生素将导致人类无药可用,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吴安华教授表示,如果长期使用不当的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简单的说就是体内的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不敏感了,最终会导致感染迅速扩散,医生对于这种感染也会束手无策。吴安华教授介绍,患者出现耐药性,并不是患者本身耐药,而是患者携带的某种病原菌存在耐药性,“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滥用抗菌药物的直接后果将是耐药带来的无药可用。”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在我国一直较为普遍,但是大多数国人没有意识到耐药性的严重后果。有数据显示,广州、上海已有耐药率90%的细菌,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也达到了70%。据吴安华教授介绍,湘雅医院今年3月开诊的国内首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门诊统计数据表明,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平均不到一人,“国人对耐药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严格按照医嘱科学合理用药
吴安华教授介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个老问题,而且正在呈现一些新特点。“普通发炎患者无需使用抗菌药物,用药太高级反而容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的治疗难度、成本都会增加。”他表示,多重耐药菌就是一类超级细菌,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吴安华教授表示,一些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抗生素药物对它们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炎症,甚至引起高烧、痉挛、昏迷。
吴安华教授表示,抗生素不同于其他普通药品,抗生素的种类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青霉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硝咪唑类,如甲硝唑等。他告诫广大市民:滥用和错用都会产生无药可医的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针对不同的细菌感染、不同的药物敏感性等选用不同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三项小贴士
服用抗生素需按时定量。使用每种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如果是每六个小时服用一次的药物,通常药袋外会注明一天四次,三餐饭后加上睡前,千万不要擅自改变服药时间,以免因为时间间隔太近造成药物在血中浓度太高,造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时间间隔太远,则血中药物浓度不够,使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让细菌有机会反扑。
切忌时断时续服用抗生素。抗生素最忌讳断断续续的吃,有些人今天有症状今天吃,明天好了或是忙了忘记吃就不吃,这样最容易产生抗药性,不但吃下去的药对细菌没有作用,还可能会帮助细菌的转型与变性,等日后再用同等的药已经无法产生作用了。抗生素最少连续吃满四天,即使症状都消除了,还是要继续吃,如果能吃满七天是最保险的做法,才可以完全确定此波的细菌已经完全被消灭。一般人常常因为不到两天病就好了,自然就忽略了返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身体不适要去医院求医。“身体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大医院求医,切不可自行盲目服用抗生素。”吴安华教授介绍,湘雅医院拥有国内首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门诊,每周三、周五全天都将有我国著名感染专家座诊,为广大市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