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医院:用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指导“三好一满意”活动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作者:余希 肖睿
4月21日上午,湘雅三医院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集中学习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并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研讨会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希林主持,全体在院院领导、各党支部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院党委书记罗爱静以《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作中心发言,从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对当前社会“民生”解读、“社会管理创新”在和谐医院建设中的应用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说,医院是创建全国社会管理示范城市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家医改,加快转变医院发展模式,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一是要以人为本,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形成管理和服务合力,在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以病人为本,要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建设和谐医院的首要目标,创新医院管理,努力探索建立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就医难”和“看病贵”问题。第二个方面是要以职工为本,构建内部和谐。要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参与医院管理的权力;要保证职工经济利益;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二是要全面推行参与式管理,广开言路,让职工参与决策,提高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她引用《宋史》中的一句名言“贤路当广不当狭,言路当开不当塞”向领导班子提出了要广开言路的要求。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了“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的号召。三是要进一步增强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沟通,“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实现和谐共赢。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激活科研创新活力。五是要以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实现学科与人才的双向增长。六是要建立医院目标体系,完善目标管理。罗书记指出,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过程,说到底是智慧和实干相结合的过程,就是要破除固有思维的定势,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因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应着重于观念的转变,观念新,决心就大,发展就快。
陈方平院长认为,医院管理创新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发展的命题。时代在变,百姓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医院管理者,不仅要做医院管理有效的组织者,而且要作为医院管理新理念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在“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把民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人民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为了适应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要求,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我们要通过医院管理创新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是医院发展的标尺,现阶段,我们扎实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争创人民满意医院。袁洪、朱晒红、黄飞舟、黄进华等先后发言,就社会管理理念的持续改进、管理中的“包容与和谐”、关注弱势群体、干部选拔体制以及员工薪酬体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吴希林副书记布置了医院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年度安排。党委中心组坚持每两个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6天。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做好“四个一”的学习要求,即:每两年至少要作1次以上专题发言,每年至少撰写1篇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至少为党员群众作1次理论学习主题宣讲、运用所学理论至少解决1个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他要求理论学习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作风同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把提高理论水平同提高领导水平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切合湘雅三医院工作实际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