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16岁山村女教师在湘雅三医院完成肾移植手术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8日 作者:余希

7月14日上午,倍受社会关注的16岁乡村女教师张海霞,在我院成功接受亲体肾移植手术。据主刀医生明英资教授、佘兴国医生介绍:手术进展顺利,海霞母亲第二天即可下床走动,海霞经过一到两周调养,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有关心爱护海霞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欣慰地看到一个更健康更活泼的花季少女,重新回到生活的阳光里。 村里最年轻的女教师

张海霞家住吉首市丹青镇张武村,是村小学里唯一的老师(属临时代课性质)。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初一时,她得了急性肾炎,由于延误治疗时机,急性肾炎成了慢性肾炎。初中三年,海霞一直被肾炎困扰,可她非常坚强懂事,“学习成绩总是排名前三。”海霞爸爸张自文说,海霞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古丈县一中,由于身体原因休学一年。

这时,村里小学唯一的代课老师外出打工,海霞主动去代课,成为村小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女老师,负责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所有科目的教学。26名学生被分成了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3个班,张海霞逐班教学,既当老师,又当校长。海霞说,26个学生全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幼儿园一排,一年级一排,二年级一排。”每天,海霞先教幼儿园,然后给孩子们布置作业。接着依次教一年级和二年级。“虽然我是新老师,可孩子们都好听话的,他们好多人都叫我姐姐。”谈起学生,海霞非常开心。

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

“今年3月份的一个星期二,天下了雨,海霞洗头后又洗衣服,得了重感冒。”张自文清楚地记得。连续4天,海霞吃点感冒药就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海霞说,26个学生里面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面打工。虽然仍旧有点头痛,想睡觉,但海霞一直坚持。“不能缺孩子们的课”她坚持到周六去医院检查完后,却惊闻自己得了尿毒症。

一开始,海霞以为尿毒症治不好,非常绝望。而当医生告诉她,尿毒症可以通过透析和肾移植治好时,她又开始满怀希望。按照治疗安排,海霞每周得做两次血液透析,需要每天坚持服用药物。但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不得不四处借钱为女儿筹集医疗费用。虽然做了一名老师,但16岁的海霞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看到父母为自己奔忙着急,她觉得特别无助,甚至想放弃治疗,“我不想拖累父母。”但她依然有美好的理想:“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回到学校继续做一名老师。”

被爱心呵护的顽强天使

海霞的不幸遭遇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丹青镇政府和彰武村非常关注张海霞的病情,通过募捐、登报宣传等方式为其提供帮助。经湘西、长沙等地的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很多爱心人士为她捐来善款,希望帮这个坚强的女孩战胜疾病。

尿毒症患者,透析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当得知换肾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而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移植技术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时,4月16日,海霞一家人慕名来到了长沙。湘雅三医院移植科主治医生佘兴国告诉他们,海霞家的情况做亲体肾移植比较合适。海霞的父母张自文和石清蓝本来都争着为女儿捐肾,可张自文曾患有肾结石。经肾移植匹配检查,妈妈的肾与患者基本吻合,手术的成功率接近100%。得知捐肾后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后,石清兰并没有过多担心,她抿嘴笑了笑,“今后不干重活就行了,只要女儿好就行。”

佘兴国介绍,海霞的肾移植手术非常顺利,只要她术后按时按量服用免疫制剂,积极乐观地生活,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人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