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卓越计划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我校作典型报告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8日 作者:程海威
今天上午(7月18日),由教育部主办,我校承办的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在长沙开幕。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杨承玖副处长,我校胡岳华副校长,教育部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组长、我校原副校长陈启元教授以及全国工程硕士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张玘教授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34所高校的157名代表,中国铝业集团等25家企业的29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旨在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实施,研究解决2011年学校专业培养方案论证和阶段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深高等学校对卓越计划的理解。
大会开幕式由我校本科生院副院长邬力祥主持,胡岳华副校长致开幕词。胡岳华副校长简要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及“卓越计划”实施现状。据介绍,我校“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包括冶金科学等14个专业共同参与,主要通过“校企联合,‘3+1;1+1;1+2’分阶段培养”、“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建立联合培养体,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工程教育‘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等方式达到培养目标。学校还在组织管理、经费保障、学生选拔与管理、教学管理、毕业标准、学籍管理6个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省教育厅高教处杨承玖副处长发表了讲话,介绍了湖南省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及省内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他说,中南大学率先采取了建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等一系列措施,在推进“卓越计划”落实方面起到了领头作用,相信研讨会的召开将推动省内高校进一步了解“卓越计划”,并推动计划更好地完成。
研讨会上,浙江大学、我校、湖南大学等12所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先后交流了工作进展情况、实施的思路与措施、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和管理等问题,浙江大学与我校分别做了典型案例报告。我校陈启元教授与全体与会人员分享了“对高等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介绍了“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指出了高校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我校经验及个人心得。
根据大会议程,当日下午与会代表还将就“卓越计划”落实问题展开分组讨论,并举行闭幕式。
据悉,教育部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根据今年6月份教育部发布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南省共有我校、湖南大学及湖南工程学院3所高校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