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第3期
来源: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2日 作者:--
2011年中南大学学生“永远跟党走”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工 作 简 报
中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1年7月12日
深入西柏坡 鱼水一家亲
——中南大学数学学院赴西柏坡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了投身基层参加实践锻炼,服务广大群众,7月4日中南大学数学院赴西柏坡实践团从长沙出发行至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开始了为期六天的“紧跟党走,实践成才”行程。
西柏坡是我党在十余年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斗争史上的最后一个农村驻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走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领域。
实践团队的学生们在为期七天的行程中,紧密切合此次活动的主题“紧跟党走,实践成才”,通过参观学习回顾党在西柏坡工作的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社会调查队伍以及宣传队伍则分别赴西柏坡村、东柏坡村和陈家峪村进行调查及宣传,对当地村民进行党的新农村政策的宣传,在当地村民中进行社会调查,全面了解西柏坡人民的生活现状,同时在当地希望小学开始了支教生活。
本次社会调查的主题是“农村医疗保障及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旨在通过对西柏坡地区的医疗状况调查了解之后,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负责调查的队员与村民互相交流,了解了西柏坡地区的医疗现状,用行动践行书本上的知识。
宣传队伍在村里挨家挨户地拜访,与村民话家长里短的同时,向老人介绍有关养老保险的政策,让他们对这项惠民政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听完队员们的介绍,老人们纷纷感叹养老保险真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
支教的队员们本着严于律己、虚心请教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学习教学方法,兢兢业业地辅导学生,严谨认真地组织教学,采取“我问你答”、“一帮一”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趣味运动会等。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收获颇多,不仅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团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发扬革命传统精神,明确历史责任,求真务实,努力回报人民百姓。(文/李旎 张巧丽)
践行志愿者精神 传播先进文化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荨梦支教队赴云南曲靖支教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本着“奉献社会,锻炼自我,践行志愿者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的目的,由外国语学院组织的荨梦支教队,于7月10日踏上了支教的征程。一路上,服务团队的学生们不辞辛劳地穿行在高山峡谷和崇山峻岭之中,既饱览了沿途的美丽自然风光又见证了灾区重建的火热场面。
团队安全抵达支教目的地,受到了当地学校领导及老师的热情接待,学校将刚建成的设施齐备的学生宿舍无偿地提供给了支教团队,让队员们倍感温暖和关爱,深深体验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和待人的真诚。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负使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学生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当地教育,圆满完成支教任务,为中南大学争光。
在开展支教活动期间,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报名的学生多达100多人,为此,支教队将报名的学生分成三个班级进行授课和管理。孩子们对老师之前上课讲过的新知识点难免有不懂的地方,于是队员们首先采用举手的方式,将学生集中不懂的认为比较难的题目和知识点搜集起来,根据时间的安排与题目的大致难易程度,进而帮助他们攻破一个个障碍;当学生正确回答提问时,队员会立刻对他们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当课堂纪律很是踊跃热闹时,队员会立刻收起笑脸,用小老师的方式让他们保持安静,当他们安静以后,又会立即用他们熟悉的笑脸为他们精彩有趣的知识。
本次支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灾区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起到了帮助作用,与此同时也增强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带去了中南学子情系灾区、支援灾区的一份爱心,履行了当代大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文/邵帅)
实践团队快讯:
(1)7月6日,中南大学赴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围绕“灾区少年儿童生活状况”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2)7月10日,中南大学冶金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黄冈市麻城县,黄山市阳新县三地对长江中游地区旱涝成因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完善防御气象灾害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