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湖南省存活时间最长肝移植受者迎来“十岁”生日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作者:刘敏 谢文照 谢卓

“‘老’寿星,新生快乐啊!”

“‘十岁’啦,精神气儿不错哦,加油!”……

8月12日,在湘雅三医院19楼移植中心,笑声、祝福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因为第二天将是个特别的日子——该院移植中心肝移植受者廖志勇重获新生整十年,移植中心全体医务人员提前与他共同欢度“生日”。目前,他是湖南省内接受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寿星”。

36岁的廖志勇身材魁梧,面色红润,底气十足,还特意穿了件显喜庆的玫红色T恤衫,更衬得他年轻活力。他开心地接过医护人员手中盛开的鲜花,像遇见了老朋友一样和我们攀谈起来。

“青蛙人”的艰难选择

廖志勇家住株洲攸县,父亲是个小工厂的工人,母亲在家务农,家里兄弟多,身为长子的他十五岁就开始在外打工赚钱,23岁时意外发现自己得了乙肝,听别人介绍就买了一大堆药吃,结果乙肝不但没得到控制,反而进一步恶化,最后演变成肝硬化,出现肝腹水。

“腹部好大,都胀得发亮了,肚脐还鼓出鸡蛋这么大的疝,手和腿很细,就像个‘青蛙’,还痛,睡不着觉,真是生不如死!”廖志勇只能到当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缓解病情。

但由于家境并不宽裕,他只能住院十多天就匆忙出院在家里休养。“我跟湘雅三医院结缘是因为一次大吐血,被送到这里来做套扎术,然后医生告诉我这里打算开展肝移植手术,于是我就决定在这等。”

廖志勇的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当时在国内这项技术并不成熟,而且术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身边的人都劝他,小心人财两空。但是深思熟虑后的廖志勇“不愿等死”,他努力说服家人。终于,2001年8月13日,廖志勇被家人送入了手术室。“我以为我会死,但当医生在我还迷迷糊糊的时候,叫着我的名字握着我的手跟我说‘手术很成功’时,我就笑了。”回想10年前,廖志勇眼睛里还闪动着激动、幸运和幸福的光。

“乐观小伙”的幸福人生

手术后,廖志勇闯过了脏器功能维护、排斥反应及感染等多道难关,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移植手术不同于其他一般手术,术后患者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也是一笔相当大的医疗费用,湘雅三医院考虑到他的经济压力,专门在医院里面空出一方地让其开了一所“便利店”。由于主人热情开朗,店里货品物美价廉,小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加上医保,能保证我自己一年的医药费和全家的开支。”

10年来,他不仅在长沙买了自己的房,还广交朋友,丰富了自己的休闲生活。

更可喜的是,术后两年他与家乡的姑娘恋爱结婚,现在女儿已经五岁了,在读幼儿园,小姑娘健康活泼,见人就笑,阳光灿烂的样子。

“现在,免疫抑制剂我就只用吃他克莫司了,每天吃一粒就够了,再吃些护肝的药,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就是个正常人!”廖志勇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到他这里来“取经”的患者,他积极乐观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人,让人心生敬意的同时也找回了信心。

“没有湘雅三医院就没有今天的我,是移植中心的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会珍惜每一天,更好地生活!”廖志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报答着给过他帮助的人。

相爱的人、相守的家、相伴的小店,生命的奇迹在书写着“幸福”。

漂亮地活着

谈到未来,廖志勇充满了信心:以前我没有什么目标,但自从有了女儿后我觉得自己有了责任感,女儿就是我的希望,我要把她培养成才,我已经给她买了“教育保险”,就算我一旦早走了,她娘俩也不会在她求学路上受挫。

他告诉笔者:为了更久更好地活下去,他已经改掉了酗酒熬夜的坏习惯,保证每天按时作息,保持好的心态,让这平静幸福的生活细水长流。

十年,对于这些凤凰涅槃般获得重生的人,实在太不容易,所以,他选择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漂亮地活着!

延伸阅读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是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器官移植中心,已累计为300余例肝病患者、1000余例肾病患者成功进行了移植手术,在移植病人的数量和质量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如今,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存活率达100%。目前,在该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受者中最长存活时间是10年,肾移植受者最长存活时间达13年。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