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给北大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作者:佚名
胡锦涛给北大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
1.背景资料: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对北京大学支教扶贫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殷切期望。
5月25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信,给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和全校广大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在西部地区的各个支教点,在充满生机的大学校园,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引起强烈反响,“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正成为越来越多支教学子的自觉行动……
2.回信原文:在雪域高原,在大漠深山,在革命老区,12年来,北京大学的一届届在读研究生,展开了一次次支教扶贫接力,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青春之歌。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这封充满深切关怀、带着殷切嘱托的回信全文如下:
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
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首先,我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全体同学,表示诚挚的问候!
从同学们的信中得知,你们志愿到西部地区参加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不怕艰苦,竭诚奉献,为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支教扶贫实践,你们丰富了阅历、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我为你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欣慰。
这些年来,北京大学组织一批又一批在读研究生深入西部地区基层一线开展支教扶贫活动。这是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一个有效形式。希望北京大学坚持把支教扶贫的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衷心祝愿同学们都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3.中南大学学子学习“回信”情况。
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也给中南大学支教成员极大地鼓舞,他们纷纷发表感想,表示要积极投入到支教事业中去。以下为几位支教同学学习“回信”精神后的感想和承诺。
龚克勤:
看过了胡总书记的信,我感到内心有一阵暖流流过。我亲切的感受到他对我们研究生支教团关心,对我们青年人的关心。他的朴实无华,语重心长,他对我们成长进步的肯定,使我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对我的殷切期望,把握好这个锻炼自我,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机会,深入一线,投身实践,积极学习。赴支教地后,一定认真工作,用心育人,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才。真正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辈子难忘的事,让支教经历成为我一生中重宝贵的财富。
冯聪: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仅是对北京大学支教团同学的鼓励,更是为全国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同学们注入强有力的精神兴奋剂。总书记的话语,让我们对支教工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让我们对自身的价值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在我们之前,有那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这个平凡却美丽的岗位上作出了辉煌的业绩,他们不怕艰苦,竭诚奉献,在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年的支教经历将是我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会在党中央的精神指导下,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工作,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将支教工作做到最好,这其中的意义不仅仅是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与锻炼,更是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在这个岗位上竭力奉献,将支教奉献精神一届届传承下去,为西部、为国家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刘贻婷:
胡锦涛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信,给了我们支教团的成员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他在信中鼓励我们要努力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为我们未来的支教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青年同志应响应时代的呼唤,一年的支教工作,也许有艰苦,也许有困难,但更是对我们意志与能力的考验与锻炼。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他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我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的原因也在于此。都说青春在实践中闪光,我会好好把握这次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为人民服务,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履行自己的承诺。
郭晓峰:
看到总书记对支教扶贫事业的关心与鼓励,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我为北京大学的支教团成员感到自豪!同时作为中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荣耀!我一定会珍惜这次的支教机会,认真工作,竭诚育人,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众人的栋梁之才。
张星:
看了胡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作为一个中南大学第13届支教团的一员,我很激动,更感到自己将要做的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但上学这个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对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却像梦境一般遥远。前些日子,我看了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对我震动很大,“教育公平关系着社会公平”。看完胡总书记的信之后,我更加明白了党和国家对于支教事业的关心。希望一年之后,我的支教生涯结束时,我可以对自己说一句,我对得起这里的孩子,对得起当初胡总书记的重托。有那么一年为了崇高理想奋斗的时光,无憾,无悔。
费瑞振: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并鼓励,通读之后,心潮澎湃。我作为中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倍感鼓励之余,又深觉责任之大,遥想五四青年,身体力行,心怀天下,思想奔放,才人辈出,我相距甚远,却有心追赶。这一年,是我大学毕业的一年,这一年,是西部大开发的第十一个年头,我有着最青春最活力的年纪,我想去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尽我所学,助人成长,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作为一名即将上岗的志愿教师,我感到非常荣幸,下定决心要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出最大的力量,为孩子们的人生之旅拍摄出最美的风景!
舆情综述
飞鸿传情意,千里心相通。总书记的回信飞越千山万水,从北京传到了支教团成员所在的各个支教点,给同学们送来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深情鼓励。
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所以,在受到鼓舞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
首先,作为中南大学的一名学子,我们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将西部支教扶贫的经验收获用于日常工作学习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立足本职,建功成才,绝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其次,中南大学也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将实践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