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公管院青年学者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科研部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6日 作者:人文

近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吴晓林博士,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城市社区建设需理顺三大关系》的署名文章。文章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以及“单位制”解体后基层管理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城市社区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序幕,而发生在城市基层的转型,给中国的城市治理提出了‘结构性’的挑战。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进入全面分化、高速流动的阶段,新阶层和新增的城市移民大量涌现,给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压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工作人员与单位之间由‘人身依附’关系逐步转变为‘契约合同’关系。” 面对分散化的个体,城市的整合机制必须具有相应转变。在城市,真正能够承载公众生活内容、满足公众社会需求、形成有归属感的共同体,最有可能的就是家庭所在的社区。因此,城市社区层面的整合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一场来自于全国各城市社区的“基层组织结构再造”运动正在兴起。要推行社区建设,必须合理调整“政府与社区”、“社区正式组织与其他草根组织”、“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

吴晓林是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自己培养的本科生和硕士,从我校毕业后,他放弃国家公派留学欧洲读博的机会,进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期间受国家公派到英国牛津大学从事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习。毕业后作为优秀引进人才回到母校工作。他长期从事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整合、公共政策(养老与环保)、城市治理与社区建设研究,已经在其领域形成较有影响的研究特色。在学期间,已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时代邮刊》、《人民论坛》等发表时政评论近百篇,其中关于台海问题、富人移民问题的评论,受到凤凰卫视和多家官方媒体关注和报道。

我校鼓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积极投身社会服务;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公管院青年学者以对社会负责、为民生直言的学术态度,在海内外重要媒体发表学术文章,对于扩大我校知名度、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