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百年华章 天使大爱:纪念湘雅护理教育100周年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 作者:——

一、岁月如歌

(一)创建家业

1911年11月5日,为了完善医院管理,时任长沙雅礼医院院长的美籍医生胡美博士,在长沙创办了雅礼护病学校,并将男护士培养设于由颜福庆博士创办的红十字会医院,女护士培养设于西牌楼雅礼医院,由时任雅礼医院护士、第一届中华护理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的美国高级护士、文学士N.D.Gage(妮娜·盖治)任首任校长兼教务长。学校主要向学生讲授人文、医学基础、临床基本知识以及看护技术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条件。学校在创建的当年就从应试的60名中学毕业生中录取了12名(7男5女)新生,并于同年12月8日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确定学制为4年。

(从左至右:胡美、N.D.Gage、王凯、王子玕)

1913年,湖南督军兼省政府主席谭延闿派人与美国雅礼会草拟了共同引进西方医学,创办高等医学教育的协议。

1914年7月21日,新组建的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会签署了共同维持一所医学校、一所医院和一所护病学校的联合办学协定。协约规定:医学校、医院和护病学校统一冠以“湘雅”名称,由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各推举10名董事组成湘雅医学会,以决策在办学过程中的重大事宜;而湘雅的一般日常事务则由湘雅医学会下设的干事部即执行委员会办理。

1914年9月,湘雅医学会选举章克恭为湘雅医学会董事部部长兼干事部部长,颜福庆为医校校长,胡美为医院院长,妮娜·盖治为护校校长,赵鸿钧为执行干事,并得到了北京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批准。医学校于当年9月在长沙市草潮门的潮宗街房开学,12月8日举行了开学典礼。湘雅医院亦迁入医学校之东侧。

1914年12月,雅礼护病学校更名为“湘雅男(女)护病讲习科”,并报北京政府教育部和湖南省政府备案,在中华护士学会注册。

1918年春,湘雅医院从潮宗街迁入麻园岭新院址(即现址),男女护病讲习科亦随之迁入并附设于湘雅医院内。

1924年,“湘雅护病讲习科”更名为“湘雅护病学校”。

1926年11月,北伐革命军进入长沙后,妮娜·盖治辞职回国,学校因此停止招生,由湘雅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曹典球接任校长。

1929年春,当时兼任中央内政部卫生署署长的湘雅医科大学校长颜福庆回到长沙主持召开了湖南育群学会特别会议,并在会上重组了湘雅校董会,同时推举陈润霖为董事长,并任命王子玕博士为湘雅医科大学校长,兼任湘雅医院院长和湘雅护病学校校长,护校遂于当年恢复招生。

1935年夏,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了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暂行通则,湘雅护病学校更名为“湖南私立湘雅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改学制为3年半。

(从左至右:颜福庆、张孝骞)

(二)抗战迁校

1937年,王子玕校长离任后,校董会推举张孝骞继任湘雅护校校长。1937年11月24日,长沙城首遭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国难当头,湘雅向何处去?

1938年1月5日,经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主任徐特立介绍,湘雅护校25班的毕业同学杨家红、游少立、黎明伟和刘正惠等与湘雅医学院应届毕业学生何武坦、李震勋等北上,投奔延安参加抗日。1938年8月,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的333名师生组成了湘雅医教救护队,被编为全国医教救护团第一队,由张孝骞校长任队长开赴抗日前方。1938年11月13日,国民党“焦土抗战”一把火烧了五天五夜(人称“文夕大火”),烧毁了长沙城,湘雅护士学校被迫暂时关闭,高年级学生继续留在湘雅医院实习,低年级学生则疏散回家。同年12月学校迁往沅陵,并于1939年1月在沅陵恢复上课,由刘泽民任代理校长。至1945年10月复员长沙前,沅陵湘雅护士学校办学7年,连续招生7届,共培养护士93人、助产士57人。

(沅陵分院、护校区平面示意图)

(沅陵湘雅护校的学生在上课)

(三)复员长沙

1945年10月,湘雅护士学校从沅陵复员长沙,重建被日本侵略军毁坏的校园,学生则于11月16日恢复上课。至1948年底,湘雅护士学校拥有房屋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

1947年11月21日,湘雅医事中心董事会公推王泰元为护士学校副校长,因张孝骞拟赴北平协和医学院任教,遂由王泰元代理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1948年,王泰元等5人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护士学会第三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王泰元在会上被选为理事,主要负责出版工作。

湘雅护士学校自开办以来,就以“勤诚谨毅”为校训,坚持严谨治学。不仅为学生开设了公民、语文、英文、护士伦理、音乐等普通课以及解剖生理、细菌学、药理学、护理学、心理学等基础医学课,同时还设有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耳鼻喉科护理学、物理治疗学、助产技术、助产及育婴学和急救技术等专业课。学校采用严格的淘汰制,要求学生符合护士职业的品德要求,能承受繁重的课程压力,能用流畅的英语进行交流,能听懂外国教师讲课,否则将被退学。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郑琼奉命接管了湘雅医学院,并由军管会领导对湘雅3个单位实施联合管理,其中下设护士学校管理委员会。

1951年6月24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在卫生部医字2429号文批复中明确规定了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校由湘雅医学院领导的体制,并于当年12月8日全面接管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校;并将湘雅护士学校更名为湘雅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1953年10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批复,湘雅医学院更名为湖南医学院,湘雅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随之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1958年1月1日起,湖南医学院由中央卫生部部属领导改为湖南省政府主管领导,同时学校亦由三级领导体制改为两级领导体制。

(湘雅护校旧址)

(四)抗美援朝

1950年,美国帝国主义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随即,中国人民组成了抗美援朝志愿军赴朝鲜参战。其时,湘雅师生亦踊跃报名参加医疗队,主动要求上前线服务。

1951年9月,包芝娴、周锡芳两位护士参加了第三批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曾小元护士等赴江西为归国志愿军伤员提供医疗服务。

1953年7月,护士宋慰宁、陈镜琼参加了抗美援朝国际医疗服务队。

1954年5月,护士任梓良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巡回专科医疗第5队;同年9月,手术室护士张然华参加了国防医疗服务队第30队医疗工作。

(护校首任校长妮娜·盖治和胡美在雅礼医院为病人做手术)

(五)调整并校

1961年秋,按照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八字方针,湖南省卫生厅对全省中等卫生学校进行调整,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更名为湖南省护士学校,整体迁往长沙市文艺路窑岭原长沙卫生学校校址,并于当年9月1日在新校址开学。故从1961~1978年期间,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未再单独招生。

(六)恢复办学

1978年,湖南医学院重新成为卫生部直属院校。

1979年1月,原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设卫生学校并恢复办学,由王凯任党总支书记、张廷昌任校长。当年学校选址于湖南医学院南院学生区东南角一座院落,开展招生、教学,主要培养中级护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1987年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先后由李仁、朱敬棕、陈服文、朱敬琮、陈本悦等出任校长。

1995年,学校根据医疗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打破了“钱少,校小,招生指标少,限省内招生”的办学思路,提出了“走出校门,走出省门,走出国门”的办学思路,发掘办学潜力,扩大招生规模。此时,学校的建筑面积已超过5000平方米,在校学生达820人、教职工51人。

1999年2月,湖南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与1994年组建的湖南医科大学护理系合并成立湖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由何国平任校长,陈进伟任书记。

2000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南医科大学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共同组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遂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2002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迁址于河西桐梓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新教学区。校园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下,环境优雅,设施完善,是广大师生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pagingflag#

二、再创辉煌

发展中的湘雅护理教育,在改革中与时俱进,从解放初期的中等护理教育到1995年的高等护理本科教育,再到2000年的护理学研究生教育和2004年的护理博士生教育,实现了国内护理专业博士生教育本土化,填补了湖南省护理专业硕士生教育和我国本土培养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社区护理研究方向的空白,也将湘雅的护理教育推向省内一流、全国前列。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院徽)

(1989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周娴君校友颁发世界第32届“南丁格尔奖”证书。)

(一)学科建设

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立足本职,为将本学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学科而不懈努力奋斗。

1985年,学校启动了成人高等护理教育。

1994年10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湖南医科大学护理系,由周昌菊任系主任,并于1995年首次面向全国招收五年制护理专业本科生。

200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攻读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设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等4个研究方向,填补了湖南省护理研究生教育的空白。

2001年该院护理学成为中南大学重点学科和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3年建设,2005年顺利通过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评估,成为省重点专业。

2004年被批准为攻读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同年,何国平教授被遴选为国内首位社区护理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开始招收社区护理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为国内首家培养社区护理方向博士生的高等院校。同年还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培养高校在职教师的高等学校之一,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和培养高等护理教育在职研究生。

2005年,学院护理学专业成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2008年,学院护理学专业被遴选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南大学“十一五”重点学科。

2008年,“社区护理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目前已成为全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基地、全国高级护理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省内护理人员培训的一流基地。

2010年,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将五年制护理教育改为四年制护理教育,并对教学大纲重新修改。

2011年,护理学被新增加为国家一级学科,学院成为国内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

(二)教书育人

该院在创办之初即已确立“勤诚谨毅”校训,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1。近年更试行了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的培养模式,即学生从第二个学期开始进入临床见习,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施实现代教育理念,即根据护理教学的特点,将病历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判断和主动学习能力。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应对市场经济形势下各地区对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该院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湖南省优秀社区——长沙市望月湖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学生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同时,还选送部分学生到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实习,以提高学生应对医疗市场变化的需求。多年来,各用人单位对湘雅护理教育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优良率均在93%以上,普遍认为湘雅护理学院的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外语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

现今,该院本科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博士生教育从无到有。目前已毕业本科生637人;硕士研究生200人、博士研究生11人。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认可,本科生就业率达到100%,研究生就业率一直是100%。

(课堂教学)

(三)科学研究

2000~2005年以来,该院坚持开展了多种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30项,累计进校科研经费近400万元。2006~2011年,全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88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64项;进校科研经费1569.3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072.9万元。这些项目中有由王红红教授主持的我国首次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合作项目“艾滋病的社区防治”等6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何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项目,唐四元副教授主持的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CCSP抗肺纤维增生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项目,张静平教授主持的心理护理系列课题。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教师不断地总结治学经验,每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论文质量稳步提高;在已发表的700多篇论文中,有38篇被SCI源期刊收录,有181篇被中国核心统计源期刊(CSCD)收录。

近些年来,全院教师先后主编了《实用护理学》《实用社区护理》等专业书籍与教材130余本。其中,2006~2011年主编国家统编教材10本,参编国家统编教材30余本。

(四)对外学术交流

10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对外开展人才与学术交流,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先后邀请了几十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也派出了几十名教师出国进修、考察与协作科研。

在美国贾氏项目的资助下,湘雅护理学院从1998年开始,每年选派1~2名教师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并进行科研协作,先后有王红红、杨敏、曾慧、张静平等10余名骨干教师学成归来。

1992年至1998年,在美国CMB资助下,每年选派2名骨干教师参加由西安医科大学和泰国清迈大学进行的护理师资联合培养,共有16位专兼职教师获得泰国清迈大学护理专业的硕士学位。

1998年至2001年,受卫生部“联合培养护理师资奖学金班”项目的委托,该院连续3年为湖南、江西、广西、湖北、福建、重庆等省市区培养了护理师资52人。

从1998年开始,在美国雅礼协会的资助下,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开展了贾氏学者基金合作项目,每年选派1~2名护理工作者或公共卫生工作者到美国耶鲁大学进修深造4个月。2006年,鉴于贾氏学者项目的良好运行,又开展了“贾氏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研究指导和资助。并先后在望月湖社区、三真社区和星沙社区建立了教学基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999年以来,该院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护理专业进行了多方位交流与合作。

2003年至2006年,在欧洲国际助老协会亚太地区发展中心中国西部老年人及其社区扶贫项目和湖南省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的资助下,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先后为湖南省贫困地区培养基层卫生人员30名,并为湖南省贫困地区1200位老年人进行了为期3年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普查。

2006年,在美国CMB项目基金的支持下,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获得与泰国清迈大学联合培养护理博士生的项目资助。

2007年,在美国雅礼协会的资助下,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开展了“钟氏合作项目”,每年选派1~2名护理学教师到耶鲁大学访问学习。

2010年,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与加拿大渥太华护理学院达成了师资联合培养合作意向。

2011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护理学院(School of nursing and midwife , Flinders University)通过座谈进行深入交流,最终达成了具体意向。两院将以老年护理、精神健康和慢性病管理等相似科研领域为合作契机,以硕、博士研究生互换交流为先导,逐步深入开展本科生“2+2”交流学习的合作办学模式,实现双方互惠双赢的目标。

目前,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还与美国耶鲁大学护理学院、奥地利亚蒙那西大学护理学院及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护理学研究生,初步达到培养高水平、研究型护理人才的目标,与国际护理学接轨。

近年来,该院每年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2次。其中,2006年主办了全国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研讨会;2007年主办了湘雅—协和护理国际高峰论坛和护理学科学研讨会;2008年主办了PICC临床应用与管理国际研讨会暨医院感染及其管理培训班;2009年主办了国际造口治疗与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研讨会,2010年主办了贾氏年会,2011年主办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灾害护理培训班,等等。

(2005年,北京国际护理学术会议期间,世界护理学会主席南裕子教授特邀湘雅代表会谈。)

(五)全面发展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和办学目标,明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把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学院的发展、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为学院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坚实保证。中共中南大学护理学院党总支部委员会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和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学院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04年该院党总支部委员会被中南大学授予优秀党总支部委员会;2005年,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被湘雅医学院评为先进单位,有3个党支部获“中南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有6名党员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护理学院工会分会获中南大学工会“先进教职工小家”荣誉称号。学院党总支还经常利用假期组织党员赴韶山、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组织教职工走出国门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参观学习,或到国内经济发展较快、高等护理教育办得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使教职工能够更好地从中学习了解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经验。

全院教职工在经常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既赢得了荣誉,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又促进了教职工身心健康。

(护理学院部分教职工)

100年来,湘雅护理教育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护理专业栋梁之材。她们以天使情怀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人类的健康与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在何国平等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历经2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年的湖南医科大学附设中等卫生学校,发展成为今天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以培养护理本科和研究生为己任的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一批批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从这里走向了社会,走向了世界。在中南大学湘雅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护理学院的领导团队和他们的护理队伍从未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他们正在运用创新思维,实现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建设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护理学院。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