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技术转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3日 作者:程海威 陈诗伟
10月12日上午,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在我校科教楼二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当前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管理和运作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我校周科朝副校长、该协会主要负责人及湖南省科技厅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谭益民主持。
周科朝副校长发表致辞,他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当前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日益凸显,而教学与科研则成为大学发展的“两极”,高校要真正履行职能,实现健康发展,必须要做好技术转移工作。他认为,技术转移的核心是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保护;要逐步强化知识产权的意识,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这将极大促进技术转移工作更上一层楼。他希望通过会议交流与探讨,与会人员互相学习与借鉴,共同探索技术转移工作的美好明天。
我校科研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朱德庆在会议上分享了我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他介绍,我校技术转移工作有5个主要特点:一是构筑大平台,组建成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大平台开展科研工作;二是汇聚大团队,“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团、“生物冶金”创新团队等在国内外均具有很大影响力;三是承担大项目,包括主持了10个“973”首席科学家项目、参加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四是取得大成果,十五以来,我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53项,其中一等奖3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五是做出大贡献,表现在赢得国际学术地位、突破发展资源瓶颈、保障航空战略安全、支撑国家重大工程、护航人类生殖健康等方面。他说,我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主要有8条,即: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创建国家层面的技术转移创新体系、开拓服务区域经济的技术转移新机制、建立学科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解决行业关键技术的战略联盟、通过学科支撑国际技术转移大循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学科性公司制、设立创投基金加速成果转化。目前我校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创新主体推动校企合作大步跨越,学科性公司迈入“集群经济”发展阶段,国际技术转移初见成效,技术转移工作不断推进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南模式”。
听完我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与会代表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一些疑问,朱德庆主任一一给予了解答。与会成员还就产权的明晰、股份制经营、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技术使用权转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湖南省科技厅成果处调研员何小溪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技术转移工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单位和参与人员表示感谢,他祝愿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越办越好。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周才富也在会议上发言,肯定本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讨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