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校新添两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来源:科学研究部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作者:欧阳俊

近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传来喜讯,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勇教授和湘雅二医院罗湘杭研究员双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至此我校国家杰青(A类)项目数增至17项。

两位国家杰青获得者都是我校自己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我校土生土长的优秀青年教师。

何勇教授,1969年9月出生,一直从事时滞系统控制、鲁棒控制领域的研究。他针对传统的时滞系统鲁棒控制方法存在较大保守性的局限性,提出了全新的自由权矩阵方法,利用自由权矩阵表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中各项的相互关系,有效降低了时滞系统鲁棒控制设计的保守性,建立了基于自由权矩阵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增广Lyapunov泛函方法和时滞相关鲁棒控制方法,成为目前国际上时滞相关鲁棒控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得到广泛引用和应用。同时把自由权矩阵方法应用于参数依赖Lyapunov 泛函、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网络控制等方面,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更具普遍性;进行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应用研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参与出版著作5 部,发表论文116 篇(IEEE 和Automatica论文23 篇),其中SCI 收录56 篇,EI 收录106篇,SCI 论文他引1521 次;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我国控制界最高青年奖“关肇直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罗湘杭研究员,1973年10月出生,一直从事骨代谢研究,在骨质疏松症成因和治疗机理方面成果显著,成功克隆成骨细胞高表达的新microRNA基因miR-2861,揭示了miR-2861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和骨骼形成机制,并发现miR-2861是人骨质疏松症新致病基因。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博士点基金1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22 篇,其中J Clin Invest (IF值= 16.559,通讯作者)1 篇、J Biol Chem(IF 值= 5.328,通讯作者)1 篇、J Bone Miner Res(IF 值= 6.443)2篇、Exp Cell Res(IF 值= 3.948)1篇、Osteoporos Int(IF 值= 4.290)1 篇。论文被SCI他引260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排名第3)。罗湘杭研究员获得的这项国家杰青,是我校自1995年以来首次在医学领域获得的国家杰青资助,罗湘杭研究员也是近几年我校获得该类项目中年纪最轻的一个。

2010年,为创新青年杰出人才培育模式,加强人才项目的设计与组织,加快我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增长速度,科学研究部设立了“中南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培育专项”(后简称杰青培育专项),罗湘杭教授就是专项资助的第一批人员,在此基础上科研部全面介入国家杰青的项目申报,从2010年11月份起开展全校杰青申报人员摸底,积极动员,2011年2月份共收到15位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科研部项目办积极帮助申请人全面开展申请准备,先后组织校内专家多次对杰青申请书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书分批次送给校外专家评阅,在项目答辩准备阶段也反复邀请校内外专家对答辩PPT进行修改,并对答辩人的文字表述、答辩语气和问题回答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有效的保证了项目的最终获得。截止目前我校共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22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5亿元。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