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林珲教授受聘我校兼职教授
来源: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4日 作者:刘慧敏
11月19日上午,生物楼301报告厅座无虚席,香港中文大学知名教授林珲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的领导、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测绘处处长、长沙理工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多位专家、我校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研究所的领导等出席了聘任仪式。我校及周边学校众多学子来到这里,等待着聆听林珲教授的学术报告,气氛非常热烈。
聘任仪式中南大学人事处师资管理办公室许毅主任主持。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邹峥嵘副院长介绍了林珲教授的基本情况,朱建军副院长介绍了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刘兴权副院长受校领导委托为林珲教授颁发中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并为其佩戴中南大学校徽。林珲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很荣幸能加入中南大学这所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并表示自己很愿意也会努力为中南大学的人才培养、中南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长远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聘任仪式结束后,林珲教授为广大老师和同学作了题为“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从空间启示及空间综合的概念入手,以讲述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背景、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进展,并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讨论了基于GIS的综合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林珲教授关于空间信息与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结合的空间综合人文学与基于GIS的宗教、政治、健康、犯罪、教育管理等的空间综合社会学的研究,源于“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现象的两个基本描述维度是空间和时间,而描述空间和时间最有力的工具就是GIS”这一思想。林珲教授的报告,展示了空间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也开辟了无界的学术研究新思路新启示。
附:林珲教授简介
林珲,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198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布法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暨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遥感中心香港基地主任、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会长、香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虚拟地理环境、空间数据挖掘、多云多雨地区遥感、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城市GIS与城市群GIS等。曾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合作撰写专著10部。被中科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以及中科院遥感与应用研究所、厦门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家实验室、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等聘任为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