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中国语言文学类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研讨会
来源:本科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5日 作者:詹国平
12月14日,学校召开2012版本科人才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研讨会。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组组长兼本科生院培养办吴斌主任,文学院白寅副院长等及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各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吴斌主任主持。
会上,吴斌主任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编制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一、要领会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按照学校的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展开深层次研究,做好方案顶层设计工作;二、要认真总结和凝炼教学研究的成果和成功经验,把它们融入、固化到培养体系中,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培养特色;三、要贯彻张校长在研讨本科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控制课程教学量,把学习的自主权留给学生;四、要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行研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五、要开设好新生课,让名家、名教授等人来开讲,使新生在第一时间感受中南,体会中南,热爱中南,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白寅副院长向大家汇报了文学院前段时间就培养方案的编制已进行的一些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设想。
与会人员就中国语言文学类人才的培养和《大学语文》在我校的开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认为,现国家将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为大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校应着眼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学生母语的素养这一目标,积极推进大学语文教育。通过讨论、沟通和协商,最后达成以下共识:一、学校保持在全校性选修课中开设《大学语文》的同时,要将《大学语文》正式列入一些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此项工作先从外国语学院和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专业开始,待条件成熟,逐步推向全校;二、《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以思维和写作训练为核心,注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避免教学目标过度多元化;三、要采用专题化和研讨型教学模式,控制上课人数,最好小班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