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袁廷刚:坚韧改变人生,实践闪亮青春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9日 作者:——

【个人简介】袁廷刚,男,汉族,中共党员,冶金学院冶金0803班学生。发表论文1篇,获第十二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被国家级、省级、校级媒体多次报道。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干”等,其优秀事迹被中南大学学工网、升华网等媒体等进行了专题报道。现已保送至中南大学冶金学院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习。

我是来自冶金学院冶金0803班的袁廷刚。三年前,作为新生,和大家一样,在下面聆听优秀学长学姐做报告,很受鼓舞和启发。今天很荣幸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与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回首往昔,我从一名不成熟的新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大学生,其中品尝了许多的酸甜苦辣,也有许多深切的感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意外的“心脏病”,想不到的财富

和大家一样,经过高考洗礼,我如愿地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南大学。开学,母亲带着我,从四川广安坐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长沙,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来到憧憬的大都市,内心无比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畅想。

漫步校园,听到同学们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我感到无比欣喜和满足,可这份喜悦只让我们拥有了两天。入学体检时,医生诊断出我心率过低,初步断定我患有“心脏病”,要求我不要参加军训。心脏病?!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一下子让我跌入了谷底,我想着含辛茹苦的父母,想着因学费而负债的家庭,面前一片黑暗。当我的老师们得知这个事情以后,他们一面稳定我和母亲的情绪,一面积极联系医院确定我的治疗方案,并建议母亲先回家等待进一步消息。母亲带着欢笑来到学校,却含着泪水和彷徨离开,目送母亲远去的火车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很纳闷,我怎么会有“心脏病”呢,怎么平时没发现?我经常在家干农活呀?!我平时生龙活虎像个猴子呀?!虽然医生叮嘱、母亲担心、老师禁止,但倔强的我觉得:作为一个男子汉,我跟其他同学就要没什么不一样。第二天的训练场,我毅然站在了军训队伍里。辅导员和教官被我的倔强和坚持打动,最后,他们调整了我的军训方案。军训的前几天,我沉浸在彷徨、苦闷甚至是绝望中,在煎熬中,我想到了海伦·凯勒等人的故事。我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乐观呢?既然活不长久,为什么不去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呢?为什么面对死亡我就应该消沉、应该苦闷、应该绝望呢?“要乐观和坚定下去!”这个信念不停地鼓励着我!于是,我决定放下这个包袱,积极投入到军训中,我跟同学们比军姿、赛队列、斗勇气,整个军训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十月国庆,辅导员领着我,在几个好友的陪同下,到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医院复查,结果为:心脏各结构及功能正常。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我立马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妈,这是意外,我没有‘心脏病’!”。当这场意外离我远去时,我开始思索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观念来面对我的大学。假如我真的被确诊为心脏病,我能这么一直乐观下去吗?感谢这场意外,它是上天给我的一道考题。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生活,感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面对困难和挫折甚至是死神时,人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当我面对最敬爱的奶奶去世,面对母亲确诊为胆囊结石,面对学习和工作的挑战,面对科学实验研究的瓶颈,面对社会实践中的重重困难,我都以这样的乐观心态走了过来。现在的我已经把遇到困难看成是我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有什么好抱怨的?多一次苦难,就多一种收获,当然也就多一种经验。这同样也是心理素质、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的必经之路。

第二个故事:我们不能改变起点,但可以决定终点

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边远山区——四川省岳池县双鄢乡石桥坪村八组,祖上向来靠天吃饭。入学之初,当来自农村的我与来自城市的同学交流时,我发现自己见识少、视角窄、想法不如别人好。我明白:跟他们比起来,我的起点低、基础薄弱。这让我有着强烈的反差感和危机感!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在茫然中度过,进入第二学期,我开始探索我的大学目标,困惑与痛苦也随之而来,那段时间我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一直认为,大学就是“天堂”,特别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南大学,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我该怎样实现成功呢?我该成为一名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企业家?我该怎样实现人生的蜕变?无论我做什么,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多几分精彩,能够为社会多做贡献!于是我向老师们请教,也把我的理想和困惑说给他们听,他们告诉我:大学其实就是一块广阔的园地,成功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珍惜生活中的每个机会,不断实践,积累小成功才能铸就大成功!老师的回答让我豁然开朗,是的,整天仰望星空却不知低头踏实走路,怎能成大事?!

从此,我更加坚信自己做的平常小事是很有价值的。我踏实地完成每一次作业,准确的记录每一个实验数据,细心地完成老师教给我的每一项任务哪怕是抄写一份文件、复印一份材料、转发一则通知。我天资不够聪慧,同样的课程我经常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学会,但我坚信“天道酬勤”,我踏实地努力着,并一直坚持着。在宿舍,我最早起来,最晚休息;在自习室,我最早进入,最晚离开;在课堂和学术报告会,我总是抢在第一排;在实验室,我请老师把最脏最累的活给我干。“皇天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回报”,第106名、第87名、第40名,从大一到大三我的年级排名不断上升,我成为了我院本年级最早的党员之一,我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等20多项荣誉。如今,我成功保送为硕士研究生。我坚信:我们不能改变起点,但可以决定终点!

第三个故事:将火热的青春融入到实践中去

青春融入实践,实践闪亮青春。是的,过去的三年多里,实践让我的青春之光更加闪亮。我组建了我院本年级第一支实验团队,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发表了学术论文;我发起组织的“圆梦团队”获得了学校2009年社会实践最高额度立项资助;我和我的团队打破了中南大学从未问鼎全国“挑战杯”特等奖的记录。

记得09年暑假,由于团队成员都是大一新生,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做社会实践就等于白手起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虚心地请教学长学姐,在课题的开始阶段,我们花了其他团队几倍的时间完成文献检索、申报材料撰写以及调研过程的熟悉。在后期的实践中,我们更加努力,虽到陌生的湖南省嘉禾县开展活动,但我们还是凭着勇气和不怕失败的精神出色的完成了实践任务,我们的作品受到了湖南郴州、四川广安等五个地区劳动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评价,中国共青团网等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次实践活动的成功让我明白:要做成一件事情并不难,关键是你能勇敢地去尝试。

2010年及2011年期间,我与公管院、商学院以及湘雅医学院的队友们投入到了另一项艰苦的实践中,我们深入湖南省永兴县100余家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在指导老师郭学益教授、田庆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顶着三伏烈日,冒着近40度高温,深入车间,进驻工厂第一线;我们跟工人们同吃同住,无偿为企业解决生产及设备问题,弥补他们的管理缺陷;我们培训当地企业员工,并改善他们的卫生条件。在当地开展工作,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压力也非常大:我们每天收集上百份调查问卷,处理三千多个数据,我们全力以赴地解决企业及工人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悉心给员工们教授技术。2011年3月至10月期间,我们将几年来的实践成果整理提炼,先后参加了第七届中南大学“升华杯”、第九届湖南省“挑战杯”以及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10月份举行的全国“挑战杯”终审决赛中,我们与来自清华、北大等全国305所高校的637件作品比拼,经过5位院士领衔的72位专家的材料审阅、现场问辩及分组评论等环节,最后我们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挑战杯”最高奖——特等奖,打破了中南大学22年来从未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的记录。同时,该奖也是本届“挑战杯”全国管理类唯一特等奖、湖南省唯一特等奖。这一路走来,我们受尽磨练、熬尽黑夜、吃尽苦头,我们虽感艰辛,但倍感荣耀!我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团委老师们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回顾大学之路,我很庆幸遇到了许多值得尊敬的老师,也结识了不少优秀的同学,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思想也一天天的成熟起来,我感到了自己的成长。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在这里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你我共勉。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让我们心存乐观、保持坚韧,大胆尝试、积极实践,人生将因此而改变,青春将因此而闪亮!

在此,我们相信:不久后的今天,你,也可以坐到台上来。当然,别忘了“机遇总是降临于有准备的头脑”。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