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让梦想在中南启航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9日 作者:——
【个人简介】马骥,男,汉族,中共党员,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热动0801班学生。入学以来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二等奖、“挑战杯”世园会专项竞赛湖南省三等奖,申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项。曾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中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现已拟保送中南大学直博生。
我是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马骥,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也是一名“90后”大学生。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汇聚咱们中南大学的莘莘学子,大家都是同学的榜样,是父母老师的骄傲,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社会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向你们致以深深地敬意。但与你们不同的是,高中时期的我却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差学生”,直到高考前最后几个月,发现周围同学都在为理想中的大学而奋斗时,我才渐渐找回了一名学生应有的状态。幸运的是,那年我以我院最低录取分数侥幸考入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才有了在985、211高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更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我居然能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自己在中南大学这几年的成长历程和感悟,这也让我感到倍加的荣幸与激动。事实证明,融入中南大学是我最骄傲的选择。我汇报的题目是《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让梦想在中南起航》。
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 “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不要寻求了安逸”,这也是我常常拿来鞭策自己的话。还记得三年前的我只身一人到来中南大学,军训生活的第一周我迎来了18周岁的生日,那天父母打来电话叮嘱我要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强不息。虽然这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它却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来,这几个字所承载的那种溢于言表的期望也一直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过了今晚我就不再是个孩子,至少在法律意义上父母已经再没有抚养我的义务了,回想起过去的十八年,父母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俞敏洪曾经讲过:大学生22岁以后还要父母养活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我更觉得大学生18岁以后还把父母养活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那么这是更加可耻的事情。当晚我决定要把进入大学以来父母为我担负的每一笔开销都用红笔记在一个本子上,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自立自强,努力努力再努力,通过自己努力回报养育教育我的人们。从那天以后,我真正开始了充实而又忙碌的大学生活,每天早出晚归,沉浸于教室、图书馆,活跃在学生工作的前线。可是新的大学生活,学习任务重,生活琐事繁杂恼人,对于当时的我一个刚刚走出父母怀抱,独立生活的懵懂的“小男孩”来说,应对以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感到压力之极、想家的时候,我也曾在夜深人静时躲在寝室厕所独自掉眼泪,但每每翻起这个本子,看到那醒目的红色笔迹所记录的一笔笔开销时,会感到阵阵的温暖与鞭策,愧疚与斗志,它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这几年来我会经常压着台灯学习到深夜,也曾卖过报纸,做过家教,还做过汽车维修工作,努力不让自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当大一第一次考试后以全院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时,我欣喜不已,第一时间告诉了父母和班导师。这让我更加相信自强不息,天道酬勤,一份耕耘定会有一份收获。
刚入大学,发现来自祖国各地的新同学各个出类拔萃,面对新奇的校园,各种组织社团,各种课外活动,对大学满怀憧憬的我们却感到了不知所措,从所未有的羞涩与茫然。但是我觉得正是如此,我们的大学才能够丰富多彩,不以茫然而退却,要因无知而无畏!对于各种各样的机会都要勇于去争取,整理思绪,扎扎实实从点滴和小事做起,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才能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探索和挑战就要有一种牛犊子的精神,哪怕接受悲壮地失败,也绝不体面地放弃!这也是让我非常自豪的一句话。在2008年高考之后,我不顾父母反对参加了甘肃省的一个业余跆拳道比赛,并把“接受悲壮地失败,绝不体面地放弃”这两句话写在了道带上。虽然这是一个业余比赛,但是几乎聚集了省内水平最高的跆拳道爱好者。经过艰难的两轮比赛,当时的我已经浑身是伤痛,右腿肿的比平时胖了一圈,在决赛的头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根本不能转身入睡。我的教练也劝过我放弃决赛,可我想虽然对于明天我没有任何信心,但是我有的是勇气!为了减轻疼痛我强行用绷带把脚缠死,义无反顾的走向决赛赛场,其实当时的我就是一个“纸老虎”,企图用最自信的姿态,最霸气的眼神打败对手。直至今日依然清晰的记得,就在比赛前几分钟,我的对手转身问他的教练,这次比赛拿第二有没有什么奖励?也正因此,我彻底忘记了疼痛,随后的整场比赛牟足了冲劲,只有进攻没有防守,当然不是我不防守,而是对方根本没有进攻的机会,在比赛前还剩二十多秒的时候对手索性被我打倒在地,随着比赛结束哨声响起,在队友的欢呼与喝彩中我才意识到居然取得了全省冠军!
自那以后,每逢在大学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挑战时,我都会用这段经历来鼓舞自己,去追求去挑战,努力投入各类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活动中。从一名干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做到部长,直到到后来的学院学生会主席。所以我觉得尤其对于我们大一的同学,应该有所追求,在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我们一定会成长,而学生时代最大成功也正是来源于我们所积淀的成长!
还记得我大二那年寒假,为了充实寒假生活,响应学校寒假社会实践安排,我参加了上海大众漯河分公司的实习,工作内容是汽车维修。到了那里我就傻了眼,条件非常的恶劣,所住的寝室里几乎什么都没有,洗漱用的下水管道也是坏的,我们用矿泉水瓶和橡胶管道临时制作一个排水系统;冬天没有暖气和空调,我穿着棉衣棉裤裹着被子睡觉;没有热水,就用冰水洗脸洗头。那时我是真的怀念咱们中南大学的寝室,学校的日子真如天堂一样!和我一起工作的都是中专技校的汽修学生,和他们聊天,我发现他们也同样渴望能走进大学校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不能如愿,他们也想有所作为,可是没有机会,我可以感到他们对大学生的羡慕与向往。实习结束后他们对我说,你是大学生,去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要干大事。当时我真的非常感动,也更加感到大学生活的来之不易,学校为我们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老师更是我们的领路人,言传身教指导我们成长成才。而当前有人说大学(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儿四年”;也有人说大学不挂科,咱们的大学就不完整;还有人说上课就要“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如果我们真的是这样的话,那确实应该好好的反思了。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我开始进入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渐渐培养了对专业知识兴趣,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了自主研学。在课余时间,我会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类国内外的专业文献,思考我国工业生产生产中的能耗问题,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热能工程师。也正是怀着这个想法,在这两年学习生活中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暑假我与同学经过近一年时间设计研制的科技作品“多功能节能节水太阳树灯”代表中南大学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并荣获全国二等奖。它也是我校在该项赛事中首个科技创新作品二等奖,该作品也正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2010年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之际,庆典中我目睹了学校杰出校友的风采,被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成就而深深地触动,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人说过人的追求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要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个境界是要尽量让自己周围的人和朋友更加成功,第三个境界则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贡献。所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热能工程师,像我校那些杰出前辈一样,达到第三层境界将是我一生追逐的梦想!现在我已经拟保送中南大学博士生,融入中南大学,实现人生理想,正是中南大学孕育着我的点点滴滴的成长,我也不会忘记父母和老师们长期以来的谆谆教诲与培养,不会忘记同学们对我的鼓励与帮助,更要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精神坚持下去,坚持理想,承担责任,同中南大学一起走向那更为挑战的明天!
最后,我想用老校长黄伯云院士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汇报: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成功也不可能复制,作为一个老“学长”,我希望你们的大学四年各有各的精彩,不要让大一在茫然中悄悄溜走,不要让大二在追求中没有了方向,不要让大三在忙碌中失去了乐趣,不要让大四在选择中变得困顿,临毕业时,我希望大家能带走青春时光最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