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高大维:笃学尚行劲草梦,德才兼修中南人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9日 作者:——

【个人简介】高大维,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0802班学生。现以专业综合成绩第1名身份免试保送中南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大学期间累计获奖学金、科研资助、出版基金共计7.0万元,完成学术论文6篇,出版《劲草集》一部,在中文网站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1项,2011年校级暑假实践项目1项,正积极筹建尔赛工程勘探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曾被评为第六届“芙蓉学子·自强不息”候选人、第三届栋梁工程全国高校“栋梁之星”提名、中南大学“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

我是来自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地科0802班的高大维。

今天,我站在这里,激动而又忐忑。在牛人辈出的中南大学里,我只是一只勤勉奋斗的小小牛,能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成长的经历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大学收获,我深感荣幸。下面我分享的题目是《笃学尚行劲草梦,德才兼修中南人》。

2008年,我像现在坐在台下的各位学弟学妹一样,心情澎湃、内心充满崇敬,聆听着“中南大学第六届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转瞬间我已经成为了“中南大学第七届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的主人公,而时至今日,当时第六届报告会上辛星、曹裕、宋玉晶等优秀学长学姐的发言仍时刻在我耳畔响起,激励着我在平凡的大学生活中笃学尚行,践行三个梦想:道德上,做一个有德性的当代大学生;学术上,做一个创新型杰出人才;另外,不论我平凡或伟大,哪怕我是一名普通的工科生,也一定要给自己写一部书,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关于第一个梦想,是要做一个有德性的当代大学生。

进大学前,我曾先后在小学和高中共担任了六年的国旗班升旗手,并在高中和大学前后2次担任军训方阵领队。

2008年,当我别离了高中,别离了国旗班,进入中南大学时,每每想起自己曾手捧六年、日日相伴的那面国旗,我更深刻地感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不仅仅是些许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取,由此更让我树立了做一个有德性的当代大学生的决心和梦想,也让我获评了中南大学“十佳大学生”称号。

2009年暑假我回家时,在长沙火车站售票台前见到一个自称被人骗走钱财的打工妇女,看到她眼角的泪珠和一脸无助的表情。我深深地触动了,因为她让我想起了同样在外辗转漂泊、辛勤打工的母亲…在众人质疑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中,我不管眼前这个农民工妇女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骗子,我添钱为她买了火车票、买了方便面、买了矿泉水,还给了她到目的地后坐公交、打电话的钱,只希望那些像我母亲一样在外勤俭善良的农民工妇女能够平安、幸福。

2011年7月,我接到好友的电话,说他在四川凉山支教,发现那里的孩子特别苦,问我是否能够资助一下。我小时吃惯了苦,明白山里孩子的不易,又曾感受到外界许多的温暖和善良,自然很赞成好友的提议,立即汇了钱。我轻轻地告诉自己,但愿,这份传承和延续下来的善良能让那里一个或两个孩子感到他们还被外界深爱、还被外界关怀;但愿,这丝些微的光芒,能照亮他们童年弱小的心房,让他们找到信心和信念,有决心完成自己那小小梦想;但愿,这一点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温暖,能给那里某个孩子一份勇气、一份执着、一份责任,让他不惧艰险、敢为栋梁、勇挑重担、造福社会!

关于第二个梦想,是对学术的追求和探索,争做一个创新型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我刚上大二,申报的第一个创新性实验课题是关于探地雷达的正演模拟。当时我们才刚刚学完微积分,而专业知识还是0基础。面对巨大的挑战,是放弃,还是坚持?我和队友没有惧怕,第一周先以泛读的形式阅读了相关专业论文近100篇,并将其中30篇左右进行了重点研读。接下来两周开始撰写项目申报书,除了每晚熬夜至凌晨两三点,白天还往返于图书馆、电阅室、自习室,借图书、下论文、写申报。由于专业0基础,我们往往像学英语查单词一样,逐个查找专业名词含义、原理,不厌其繁地反复修改项目申报书。11月14日,薄薄的13页申报书终于定稿,但凝聚了我和队友二十余个昼夜苦熬奋战的心血,这其间有半夜不眠的讨论和争执、有曾想放弃却还是坚持的相视一笑、有充满苦涩感的幸福和欣慰。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等待之后是落败。当看到结果的时候,我明白: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成功,但是,不努力却一定换不来成功。第一次失败,给我的不是打击,而是继续潜心学术的决心和勇气,因为我深信:正如黎明诞生在黑暗中一样,希望总孕育在绝望中。

2010年5月,经历第一次项目申请失败后,我和团队再次以山体滑坡灾害预警项目进行申报。月底,从学校传来消息,我们申报的项目入选2010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获得1万5千元资助。10月,我代表团队,正式和学校签订合同,在这之后的一年中,我只有春节才回过家,在家呆不到10天,就回了学校研究课题。期间无论是长沙冬天的大雪纷飞,还是夏日的酷暑难耐,我们都忍着冻、耐着热,多次到湖南继善高科有限公司“取经”、做实验模拟。

苦心人,天不负。11年3月我们耗时近40天完成的长1万8千字的第一篇论文得到了指导老师的高度认可。5月,我作为本科生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边坡工程学术研讨会。会上,我们撰写的第二篇论文通过评审,见刊于中文核心期刊。6月,我带领团队以前期研究为基础,申报的暑期社会实践获得校级重点资助。7月,我将自己的大学科研经历及成果寄给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院,获邀参加其首届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并从来自全国各地的117名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营员”称号。10月,我在枫林宾馆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所撰写的第三篇论文再次见刊。同时,让我们感到更欣慰的是,我和团队成员5人今年全体获得了中南大学201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术型免试推荐资格,而我自己则连续三年获校一等奖学金,并以专业综合成绩第1名身份免试保送中南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关于第三个梦想,是给自己写一部书。

不是只有伟人才值得有传记。人的一生或平凡、或伟大,或坚强、或懦弱,或勇敢、或胆怯,但都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想给自己写一部书的想法来源于高三暑假,但作为一名工科生,要给自己写一部书,不论是文学积淀的不足,还是作为一个在校学生的平凡和普通,让我进大学后曾几度搁置,直到2009年7月我才下定决心,真正付诸行动。

当时我前期坚持阅读经典,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后期坚持每天不间断写作10小时,40天近400个小时后,完成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守候》,初稿共12万字。写作过程中,我曾一度怀疑,是否要在书中呈现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面对自己需要勇气,将旁人触不可及的真实内心世界,或高尚、或渺小、或卑微,完全公之于众更需要勇气。犹豫再三,书稿里最终有我的坚强果敢、正直上进、勤勉执着,但也有我的胆怯懦弱、优柔寡断、呆傻天真。因为,我深信,真实才能传达出信心和信念的力量。因为,我不再惧怕你看见书里的我是什么样,你看见的我,已经意味着过去,而现在的我正在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一步步向前奋进。

2010年11月,偶然间,我和导师柳建新教授、席振铢教授谈到了想出书的愿望,当即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大力支持。2011年1月,在将所有文稿进行了精心修改和简单排版后,我向中南大学出版社递交书号申请,考虑到出书过程中还要反复改稿、校稿,再加上大三本就非常紧张的课余,还得抽时间做创新课题研究。几经考虑,有舍才有得,我毅然放弃了已准备近半年的GRE考试。3月,好消息再次传来,书号已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天,我和中南大学出版社正式签订出版合同。8月下旬,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劲草文集》终于出版。书名之所以取为“劲草”,是想传达我的一种感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大树一样——活着是一道风景,死了仍是栋梁之才。而现实生活中更多人的命途却如小草,但就是这么一颗不起眼的小草,即使生长在石缝中,也绝不会失去拥抱阳光的勇气和展现美丽的愿望!同时,人活着,追求的不应该仅只是生命的长度,而更应是生命的硬度和韧劲!

最后,榜样的力量在一代又一代勤劳、奋进的优秀中南学子中上下传承,而我仅仅是这传承中的一个接力。因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学弟学妹能够怀揣梦想,规划人生,勤勉奋斗,成就自我,争取成为下一届中南大学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的主人公!

谢谢大家!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