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张尧学校长做客院士报告会 寄语学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作者:陈诗伟 曹笑笑 摄影/胡心磊 汪顺

3月9日下午,“我的理想、实践与情操”院士系列报告会——张尧学校长专场在中南讲堂隆重举行。徐建军副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7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上,张校长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科研体会及对教育、一流大学的看法,给师生们深刻启迪。此次活动由校团委主办,研究生会和学生会承办。

做别人不愿意做而又急需的事

谈到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接入路由器和发明基于透明计算模式的新型网络计算机时,张校长说:“我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是稍微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如果你能够比别人稍微走在前列,做了别人不愿意做而又急需的事,那么你就会产生一些比较好的影响”。“我做研究从来都是单边作战,一旦成果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我就撤出”,“计算机很复杂,可以造福很多人,所以我去做了”,张校长结合他的研究领域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及体会。

希望中南大学能够成为一所成功的一流大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校长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把叶圣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名言视为教育的真谛。他说:“我觉得教育是实实在在为受教育者做他们所需要的事,把真、善、美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启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建立起信赖感,进而实现互教互学。”

何为一流大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张尧学看来,一流大学应该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标准之一:在世界人类知识保护中间留下不因时空而变化的闪光点;为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有一批能活跃在国内外舞台的重要人物;具有不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他列举了圣彼得堡等大学的例子,向师生描绘了一流大学的蓝图。他还认为,大学毕业后,不管是失意或成功,想起大学时光就感到美好与有价值,这也算是一所成功的大学。他希望中南大学能够成为一所成功的一流大学。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乐观精神

张尧学坦言自己生长在农村,23岁前没有出过远门,上大学的最初愿望是有饭吃,有工资,找到女朋友。他毫不避讳地和同学们分享干农活,甚至偷瓜果与打架的童年经历。面对农村生活的艰苦,张校长说,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乐观精神,当时的困难都会成为以后的财富。

张尧学除了是一位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成员。他酷爱各种风格的武侠小说,还曾出版过《侘寂天涯》、《水随天去》、《又见木兰》、《另一个清华——一位清华教授的留学散记》四本散文集。当谈起文学创作时,张校长说,“我写作主要集中在心情抑郁与有倦感的时候,快的时候一天能写几万字。我觉得把自己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追求,是不说假话和做真人的追求。”

在微博互动和现场互动环节上,同学们纷纷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张校长进行了交流,他逐一作了解答。最后,张校长在留言簿上写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实现理想人生和目标。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