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临床药理研究所喜获两项“十二五”863课题资助

来源:临床药理研究所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6日 作者:王丹,黄远飞

为深入落实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科技部2011年4月启动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工作。在我校周宏灏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益新院士、复旦大学贺林院士等专家的倡导下,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项目正式立项。按照“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计划组织实施原则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2011]363号)等文件精神,经视频答辩、专家咨询、方案论证、项目查重、项目公示等程序,2012年度国家863计划评审结果日前已经正式揭晓。我校临床药理研究所在周宏灏院士的带领下,由刘昭前副所长主持的项目 “药物反应分子标志物优化和数据管理系统”(项目编号:2012AA02A517,资助经费790万元)和张伟副所长主持的项目“药物反应分子标志物临床个体化治疗技术”(项目编号:2012AA02A518,资助经费770万元) 均获科技部批准立项,执行年限为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

“十二五”期间,863计划明确规定,将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等12个高技术领域作为2020年前的发展重点,由科技部牵头负责并与总装备部按照分工分头组织实施。在这次863项目申报过程中,生物基因技术和个体化医疗仍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项目,竞争十分激烈。在周宏灏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临床药理研究所两位教授承担的这两项研究,以其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前瞻性,获得了评审专家和科技部的一致认可。项目以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为研究对象,探讨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可能的有效结合模式,为未来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新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这是我校临床药理研究所继“十一五”863项目后,获得的第4和第5项国家863课题。该项目的实施,为我校药理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支持,为加快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时对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推广和国内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