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校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

来源:本科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作者:彭红 何庆南

5月12日至13日,教育部、卫生部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林蕙青出席开幕式。

来自全国的42支参赛院校展开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经过两轮半决赛、一轮复活赛、三轮决赛,我校由高可雷、张沈茜、刘诗琴、熊依林四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过五关斩六将,不负众望,荣获了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特等奖。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是目前教育部组织的医学类唯一的学科竞赛,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从2010年开始,每年一届。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由全国六大分赛区的初赛与北京的总决赛构成,全国共有113所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参加本届竞赛分赛区的初赛,约占全国设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90%,其中42支高校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了北京的总决赛。为确保比赛水平和公平,大赛组织了90多位高水平的裁判员,并特邀了7位全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担任大赛督查。

延伸阅读:

回顾我校的竞赛旅程,充满了艰辛。2010年,我校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未能进入决赛。201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华中赛区第一名进入北京的总决赛,获北京总决赛一等奖。2012年,我校在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赛区竞赛、以及举办临床技能教学研讨会的基础上,在北京总决赛的成绩又上一个新台阶,荣获最高奖项特等奖。正如一些同台竞技的师生所言:“湘雅又回来了”!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近两年,中南大学主动适应医学发展新趋势,主动对接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课题“探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重构2012版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教师团队、搭建教学平台,完善评价体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在临床专业实验教学方面,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临床技能训练平台”“转化医学教学平台”、“医、理、工、文融合实验教学平台”四大实验教学平台;在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创新性设立了基本临床技能、专科临床技能和综合性临床技能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构建了《临床技能实验学》课程体系。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胡岳华副校长多次到湘雅医学院和三所附属医院调研医学教育,组织构思了四大实验教学平台、并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出谋划策;陶立坚副书记组织了医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医学教育新知识,并多次到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看望学生。在学校本科生院医学教育办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三所附属医院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使我校的临床技能教学方法和手段推陈出新、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本次竞赛为例,我校的参赛选手系由三个医院共同选拔、由湘雅医院负责培训的,湘雅医院组成了以吴静、常实老师为代表的培训团队,根据参赛选手的特点和临床实习中临床技能学习内容,精心制定了培训计划,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年带队参赛的湘雅二医院教师团队无私的提供帮助和给予建议,湘雅三医院积极配合和参与;高可雷、张沈茜、刘诗琴、熊依林四位选手勤奋努力、刻苦训练;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百年湘雅“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传统才不断发挥光大;也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才成为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学》成为了国家精品课程、我校两位教授成为了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核心专家,我校创立的临床技能教学网站业已成为临床技能教学交流的平台,获得了众多学校师生的好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竞赛的结果不是目的,不断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和提升实践能力,建立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持续改进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拔尖创新性卓越医学人才才是我校医学教育的目标、也是“百年湘雅”的社会责任。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