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肝胰联合移植病友满“六岁” 精神饱满即兴“秀”俯卧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多器官联合移植创数项亚洲新纪录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作者:李杰群、王建新

神采奕奕,谈笑风生,还即兴“秀”起了三步上篮和俯卧撑……,5月30日上午,50岁的姚先生在湘雅二医院六楼会议室开心地与医护人员和中央省市以及境外媒体的记者们分享着接受肝胰联合移植六年来的精彩生活.

“经文献检索,姚先生是目前亚洲生存时间最长、生存质量最好的肝胰联合移植病友。”在姚先生“重生”六周年之际,湘雅二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周智广、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杨一峰以及普外器官移植科等临床、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医务人员参加。发布会由杨一峰副书记主持。

姚先生回忆,6年前,他曾患有重度酒精肝、糖尿病,由于病情加重,继而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出现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注射大量胰岛素,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辗转多家知名医院,均治疗无效,病情不断恶化至生命垂危。生死关头,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湘雅二医院,姚先生被收住消化内科,经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积极治疗,效果不佳,后经过全院大会诊,认为已经是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行肝胰联合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姚某很幸运,一星期后就等来了匹配的供体。2006年5月,湘雅二医院普外器官移植科为姚先生进行了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I期联合移植。虽然该手术在当时的湖南为首次开展,在亚洲也是第二例,但手术十分成功。术后姚先生生命体征平稳,第2天停用胰岛素,肝功能也逐步恢复。术后六年来,经过多次随访和检查,表明移植器官功能良好。

六年来,姚先生自我感觉良好,妻子说,以前脾气暴躁的他反而温和了很多,“甚至连糖尿病也连带治好了——胰腺换了,功能恢复了。”他大部分时候也“忘了”自己是个移植患者,喜欢运动的他,平时还打打乒乓球、散步、爬爬山,说着还在现场秀了一把三步上篮和俯卧撑。当问及现在的目标时,姚先生答道“当然是冲击世界纪录”,说着还朝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当然,身体一有不适,或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姚先生会“严阵以待”立马打电话给医生,“他们总是有问必答,即便是晚上也很热心。”姚先生说,六年来,普外器官移植科的医生护士们的温暖和关怀,一直伴随着他左右。为此,在发布会现场,他特地把一块匾送给医院,以示感谢。

普外器官移植科主任齐海智教授介绍说,肝胰联合移植手术全球仅有100余例报告,且绝大部分是在美国匹兹堡等世界著名的大型器官移植中心进行的。经文献检索,该例患者是目前亚洲最长存活者,患者生活质量高。湘雅二医院普外器官移植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胰腺移植时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的必要性以及血管重建方式,降低了移植胰腺的并发症,该项技术被国际移植知名杂志《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发表;在国内首次提出对于肝胰良性疾病宜采用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移植这一术式及中国人胰腺血管的变异情况;该项目还获得湖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肝胰联合移植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省应用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合并晚期糖尿病的空白。

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周智广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多器官移植技术是器官移植领域最为复杂的尖端技术,是现代医学、尤其是外科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国家的医学发展水平。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面广、质量高,2003年医院完成的心肺联合移植患者存活至今,是亚洲同类移植病例存活时间最长、生存质量最好者。而2011年,医院完成的亚洲第二例全腹腔八大器官联合移植患者的存活时间也创下了亚洲纪录,这些表明着我国多器官联合移植已经跻身全球先进行列。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