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大学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性意见(讨论稿)

来源:本科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作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学校特制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改革目标

为了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结合培养大类,分类制定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块,明确各学科学时、学分等具体要求。按专业培养目标,对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整体优化,制定专业基础、专业、实践及选修课程体系,进一步减少课时。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精选教学内容,探索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方法。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实施课程教授负责制。制定相应课程质量标准、考核、评价方式。制定教材使用、建设规划。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培养目标,按专业大类需求设计的原则。

2.系统设计,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

3.注重个性,推动因材施教的原则。

4.加强实践,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

5.开拓视野,强调国际化交流的原则。

三.改革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

(1)针对不同专业要求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科学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对与专业相关度较小而课时较大的公共基础课课时适当调整或课程整合。

(2)建设数量足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立课程团队与教授负责制,从中打造一批教学名师。

(3)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4)促进考核方式改革,严格考试制度。

2.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

(1)搭建大专业课程平台,专业方向按照模块化课程加以实现,考虑学科交叉因素,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理顺课程的先修与后续关系,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衔接。

(3)充分整合原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删除课程之间的内容冗余与重复,优化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教学学时。

(4)优势学科专业完善并修订目前已有的自编和统编教材,融入教学内容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与教材相配套的辅导材料,包括教学大纲、课程知识点分布、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

(5)促进考核方式改革,严格考试制度。

3.实践课程

(1)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课时和课程数,避免基础课程实验与专业课程实验的重复。

(2)设计综合性、研究性、专题性实验项目,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设计实验室开放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4.选修课程

(1)以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某一方面的才能,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等为目标,科学构建选修课程体系。

(2)选修课程体系包括全校性选修、专业基础、专业以及课外研修等。

四.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各二级学院成立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主要任务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梳理。

五.立项建设

学校设立课程体系改革专项基金,对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立项资助。研究经费按任务下拨各子项目。由课程所属学院组织筹建课程体系改革团队,改革团队向学校提交课程改革建设规划,明确改革目标以及改革内容,制定分布实施步骤,预期改革效果等。

课程体系改革团队负责人全面负责立项课程的各项改革与建设工作,并按照学校要求定期向学校和学院报告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进展情况。

立项课程采用自评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本科生院组织督导专家、教师、学生对课程的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验收,凡改革成效显著、建设成绩突出的项目学校追加经费资助。

本意见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中南大学

二○一二年五月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