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九一八” 高文兵书记与师生座谈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9日 作者:王丽丽
9月18日下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南大学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座谈会”在科教大楼会议室,高文兵书记与来自全校的老教师、青年教师、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学生代表等60余人就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进行了座谈。高文兵书记要求师生们:第一,合理、理性、有序、文明、守法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第二,多学习历史、政治和法律知识,坚定信心和决心;第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中华的崛起贡献力量。
参加座谈会的师生们纷纷就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和中日钓鱼岛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赞赏和保护的,但应该选择成熟、理性的表达方式,而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才是当前最大的爱国。
公管院社会学的硕士生许原原认为我们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以国际视野看待钓鱼岛问题,了解其背后复杂的经济政治背景,为国家的发展谋求稳定的环境;土木工程学院消防工程系本科生栗亚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讲述了爱国与爱国情怀如何表达的问题;公管院青年教师吴晓林认为此次日本的劣行极大压缩了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的战略空间,使大陆和台湾两岸实现了局部携手统一;商学院09级本科生肖沙作为学社联负责人呼吁学生们不能听从伪爱国人士的煽风点火而盲目跟风,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干部发现周边同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学校。
材料院硕士研究生辛星认为简单粗暴地宣泄爱国情绪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他提出了历史地、全局地、务实地看待中日钓鱼岛问题的观点,要相信党和政府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77岁高龄的离退休教师李松仁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亲眼目睹日本暴行的经历,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全国人民爆发的爱国热情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应该采取“有理、有力、有节”的表达方式,并辩证看待“维权”与“维稳”之间的关系;化工院博士研究生金冠华运用自己了解的经济知识,对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事件的意图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希望青年学生对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分子、日本民众和日本企业做出区别;文学院新闻系本科生范警元呼吁大学生关注时事,将自己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土木院硕士研究生肖阳认为爱国不是冲动,而应该表现在扎扎实实为祖国贡献力量的行动上。
高文兵书记代表何继善院士向青年学生赠送了《虎口拔牙》一书,此书由何继善院士翻译并在扉页签名“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要讲述了飞虎队抗日的故事。
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研工部、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座谈会。
据悉,学校还将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勿忘国耻”的主题团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