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康义校友回校作报告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作者:陈祯 刘汉森 摄影/马川
11月2日下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我校校友康义在国际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历史责任》的形势报告。康义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辉煌成就;深入剖析了目前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战略任务,具体阐述了我国在资源保障、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国际战略等四个方面采取的举措,并就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与责任,对广大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
学校老领导邱冠周院士、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千余名学子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高山主持。
康义在报告中谈到,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科学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10种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九年世界第一,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外贸进出口总额成倍增长。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批矿山、冶炼、加工一体化企业,铝电解企业的煤(水)电铝一体化比例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一批高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兼并重组,企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增强,形成了一批大企业、多金属矿业集团公司;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有色冶炼产能逐步向资源、能源优势地区转移,尤其是电解铝产能正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第三,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成功研发了一大批共性、关键性技术,并用于生产,显著提高了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同时,成功开发一批矿产资源勘查和高效采选技术,自主研发的大型高效采选设备取得新成果。目前,我国大型铝电解综合技术创世界领先水平,成功突破了低品位红土镍矿高压湿法冶炼技术难题,提升中国在国际矿业开发技术上的地位。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随着对矿产勘查力度地加强,资源储量持续增长。从2001年到2011年,钼矿储量增长1倍,铝土矿和铅矿增长1/2,锌矿增长1/5,镍矿和钨矿分别增长13%和6%。西部找矿、深部找矿取得重要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初具规模,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外资源开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康义指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战略任务,应该从资源保障、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国际战略等四个方面予以保障落实。第一,要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由资源大国向资源强国转变。目前,我国有色矿产资源保障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今后5-10年,要立足国内,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对外依存度,这是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积极参与国家找矿突破行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二是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矿产”开发,加快废旧有色金属规范化和集中处理,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体系。三是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生态环保矿业,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和措施,逐步实现无废开采。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矿业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五是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积极推进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和难点,要重点突破如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新材料、重大装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要重点突破矿山深部开采、绿色开采、智能化开采技术及主要设备国产化。要重点突破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三,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关键在人才。首先,要求企业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具有世界科技水平的科技人才、技术精湛的高级技工的三类人才。其次,培养人才,教育是基础,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要搭建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平台,攻克技术难关;鼓励大学与企业共同办好职业技术学院,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再者,科研是主战场,要在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要营造和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激情和活力,重点培养造就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特别是要积极培养造就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引进海外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吸收海外具有特殊技能的工人来企业工作。第四,实施国际化战略,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创造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加大在境外风险探矿力度,熟悉有色矿业大国资源分布情况,择机收购境外企业,增加资源储量,逐步增强原料进口价格的话语权。同时要加强培养境外属地化营销人才,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原料,生产并出口高端产品,不断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加快境外资源开发,创新境外中国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并且加强与国外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产品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参与环境、健康、安全等国际合作机制协调等。
康义表示,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机遇。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已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中南大学是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行业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寄语我校学子,一、树立心系祖国和人民的梦想;二、保持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心态;三、坚持刻苦学习和实践;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理念。全面提升素质,成为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生力军。
高山副书记总结致辞。他说,康义教授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里总结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伟大愿景。他希望我校学子能谨记康义教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努力学习,苦练本领,将来用自己的能力回报国家和社会。
相关链接:
康义,男,1965年8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他是中国共产党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十届政协第委员会委员。曾任青铜峡铝厂厂长,宁夏回族自治区经委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1997年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副局长。2001年4至2011年4月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