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肿瘤基础研究国际论坛在我校召开
来源:肿瘤研究所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3日 作者:周鸣 毕晓艳
5月29日至6月2日,由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和我校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的中美肿瘤基础研究国际论坛在我校召开。中国肿瘤免疫研究的新进展、美国个体化医疗的新靶标体系、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紊乱、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这一系列有关肿瘤基础研究的新动态,都在本次中美肿瘤基础研究国际论坛上得到体现。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的专家、教授与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多次专题学术讨论,内容涉及研究生培养、肿瘤能量代谢、肿瘤转移、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个体化治疗等多个热点领域。曹雪涛院士就肿瘤免疫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McCarthy教授介绍了黑色素瘤研究的进展,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湛凤凰教授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耐药的机制,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的谭明教授介绍了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参与肿瘤发病和耐药的分子机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阳剑波教授介绍了细胞表面分子与个体化治疗的进展情况。他们的报告充分反应了中、美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产生的新进展和热点,对于我校的肿瘤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此期间,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卫生部科教司实验室处处长贺晓慧,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小春,我校副校长周科朝、副书记陶立坚等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桂源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以及今后五年建设思路。学术委员会就实验室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实验室过去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重点实验室未来建设规划思路清晰、定位准确、措施得力,进一步凸显立足于鼻咽癌为主的恶性肿瘤癌变原理研究,有望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突破。
委员会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建议有关部门及中南大学重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围绕领军科学家自然形成的优势团队对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对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及其团队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引进、国际合作、实验室条件建设方面给予倾斜政策。二、建议实验室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于1994年批准成立,是我校最早建立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卫生部最早的一批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在以鼻咽癌为主的多基因肿瘤“组学”机制研究、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致瘤机制研究、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发病机制研究、miRNAs在鼻咽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肿瘤干细胞相关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以鼻咽癌为特色,并具有国内外优势的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