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20项专项治理树新风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1日 作者:唐艳 邓磊 刘卓乾
本网讯: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缩短了、患者投诉的次数减少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职工开会和应酬的次数少了、投入本职工作的精力多了;办公室的贺年卡不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湘雅医院就把整改内容贯彻活动始终,通过对20个方面的立行立改、专项整治,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中的“四风”问题,已基本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医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上,党委书记肖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就是要做好整改工作,做到标本兼治、取信于民。湘雅医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近半年来,其整改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突出风格和特点。
刹“四风”——铁腕铁纪、即查即改
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医院强化问题意识,敢于揭短亮丑,真抓真改,抓住患者和职工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一风一风去查、一件一件去改。
最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医院有关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1条具体措施,出行减少陪同人员,控制车辆数量,不安排现场迎送,不接受宴请。截止12月,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办公经费等总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
最近,坚持多年的“年终走访基层和兄弟医院”的老传统取消了,仅仅以一封《新年贺函》表达问候,既减少了基层、兄弟医院负担,又为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友好单位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专项治理——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医院党委在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着力做好“自选动作”。院党委从全局着眼,下决心对20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并逐项明确具体任务、责任分工及治理要求,使教育实践活动与日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最终使患者受益、使社会受益、使职工受益。近期,已在六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持续改进服务流程,全面提升门诊服务品质。进一步优化检验与检查项目的流程,基本实现了医院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三大”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提升服务管理品质,对门急诊分导诊工作实施绩效改革,充分发挥“门急诊管理委员会”的作用,“门诊工作督导小组”对科室和个人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
二是强化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着力推进“效率安全年”工作。重点落实三级查房等医疗核心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三级查房的督导检查,每月定期与不定期督查检查2-3次,并及时总结和分析,在管理例会、医疗例会或医讯上通报;将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与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落实相结合,对科室负责人实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约谈制”;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分层分类(包括住培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等)进行,提高认识和关注度;由医务部等职能部门主导开展全院性的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2013年11月,出院患者总满意度为94.18%,医疗服务满意度为94.13%,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19%,满意度水平较前期均有提升。
三是改善研究生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来院深造。医院重新调整了研究生生活补贴新标准;设立研究生重大变故贫困救助金,救助因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情况的在读研究生;设立优秀研究生奖励金,奖励在省、部级以上重大学术、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者及发表单篇SCI论文IF值≥5的博士研究生、IF值≥3的硕士研究生。系列改革措施引起了较大反响,为吸引优秀生源奠定了基础。
四是立足医院实际,着力解决职工乘梯难问题。医院从源头控制乘梯人员,强化司梯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在上下班高峰期B5、B12为员工专用梯,同时对手术梯在高峰期进行了合理调整,下大力气解决员工上下班乘梯难的问题。
五是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廉洁行医的制度建设。启动医院HRP平台建设,对耗材和物资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建立二级库管和库存地方式,实施条码管理,方便结算,溯源追踪。
六是搭建职工“绿色通道”,积极建设“和谐湘雅”。医院已制定本院职工门诊就诊、住院管理、急诊救治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和流程并着手实施,已开始制作全院职工就诊专门诊疗卡,特别为100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更快速、便捷地就医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