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医院创新肝癌手术方法“二步切除”救治患者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 作者:陶一明 伍西明 罗闻

本网讯:4月15日,湘雅名医王志明教授及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外科团队,创新肝癌手术治疗新方法,采用世界肝脏外科最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并获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康复良好并已康复出院。据专家介绍,该手术在临床的成功探索,为传统意义上不可切除的肝癌寻找到了手术治疗的新途径。

ALPPS的运用将“不可切除的肝癌”变为“可切除”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的首选办法,而影响肝癌切除率的主要原因是肿块累积的肝脏体质范围。有的肝肿瘤,技术上虽然能切,但如果保留的正常肝体积过小,则不足以维持肝脏术后功能,患者很难度过肝功能衰竭的危险期。对于肝脏有损伤(如化疗后)或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肝脏切除术后需保留部分体积要大于40%。

据了解,当前全球肝癌手术切除率最高不过30%,换言之,10个人中只有不到3个人具备手术切除条件。因此,全球外科专家都在努力探求手术新方法,解决扩大外科手术切除肝脏局部巨大肿瘤,降低术后因肝衰竭死亡的发生率。

2007年,德国专家Hans Schlitt教授首创了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简称ALPPS。据王志明教授介绍,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改变肝脏血流,促进正常肝组织再生,以最大范围地切除肝肿瘤,提高切除率。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结扎肝肿瘤部分的门静脉,促进正常肝组织的快速再生,以保障患者术后安全,度过肝衰竭的危险期,使得传统意义上认为不可切除的部分肝癌患者赢得手术治疗机会。

然而,该手术操作难度大,必须具备活体肝移植技术,尤其是要确保首次手术患者的术后安全和不感染。因此,当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医院的肝脏外科成功开展过该类手术。据文献检索,全球范围内报道的成功案例仅百余例,我国也仅有上海、四川、广东等地开展了4例,且多属于没有肝硬化的转移性肝癌,尚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病案报道。

湘雅专家ALPPS手术挑战世界性难题

3月13日,拥有20多年乙肝病史的李先生因右上腹胀痛被收入湘雅医院肝脏外科。经检查,专家们发现李先生的右肝前叶上段长有一枚鸡蛋大小的肿瘤,并进一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肝硬化。

王志明教授介绍,该患者如要达到根治性切除,必须将右半肝全切除,这其中就包括了肝右静脉。正常情况下,残留肝体积需达到标准肝体积的40%左右才能保证术后肝功能正常,而该患者的全肝体积仅800cm3(标准肝体积1237.5cm3),需要切除的肝体积达到了550cm3,而剩余的体积则仅为250cm3,仅占标准肝体积的20%,传统上认为达不到手术切除的要求。

于是,王志明教授率领团队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权威文献,并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综合地评估。凭借活体肝移植技术积累的丰富经验,决定采用世界肝脏外科革命性的ALPPS技术救治患者。

3月20日,王志明教授主刀首先为患者实施右侧肝门静脉结扎术,以此减少右侧肝的血液供应,同时将左、右半肝劈开分离,保留了左侧门静脉和左、右侧肝动脉及肝内胆管。术后第6天,经腹部CT检查,显示患者右侧肝体积因低血流量而缩小,左肝外叶体积得到快速的增长,体积达到425.6 cm3,占标准肝体积的34.4%,肝功能持续平稳。3天后,再次CT检查,发现体积达到40%的“安全线”,符合开展第二次手术的安全标准。

3月31日,第二次手术仅用一刻钟时间,便顺利将肿瘤部位的右半肝完整切除。王志明教授表示,尽管所有接受过ALPPS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但远期疗效仍需长期临床研究观察。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