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阳副校长参加土木院第二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0日 作者:秦思谋
本网讯: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学校实施综合改革的机遇下,青年教师如何突破瓶颈,摆正思想认识,找准科研方向,实现自我发展,无疑成了青年教师们当下最困惑的问题。
5月17日,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在铁道校区世纪楼国际报告厅举行。副校长陈春阳教授出席论坛并讲话。校资深督学赵吉山教授,校学科办主任杨旭东博士,土木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学院1971年及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参加了论坛。就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展开讨论。
副校长陈春阳教授充分肯定了土木院对青年教师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近年来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赞扬了土木院有着良好的院风。他表示,学校启动的七项改革虽然现在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压力,但从长远上是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机遇。学院要把培育青年教师成为未来国内外行业中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作为奋斗目标。他对青年教师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在思想上要发扬敢于拼搏,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二是在研究上要精益求精,融会贯通,尝试交叉学科的研究,在很窄的领域将研究做细做深;三是在视野上要站在世界前沿,加强与国外高校和学者的来往交流,寻求研究合作,着力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四是在实践上丰富自身的工程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将实际工程问题和理论、实验研究紧密结合。
土木院院长谢友均教授做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土木工程学院的未来》的主题报告,对去年首届论坛上青年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了集中反馈,并针对国内外土木名校的师资对比和土木学科的当代形势向与会的青年教师们作了分析。已经累计听了2000多门次课程的资深督学赵吉山教授在论坛上以《讲什么,该怎么讲,如何调控》为题向青年教师们传授了自己近13来积累、归纳和总结的讲课艺术。校学科办主任杨旭东博士以《ESI视野下青年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题就如何利用ESI的规则和特点提高青年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谈了自己的看法。去年刚留校的闫斌博士和优秀教学能手罗建阳副教授分别结合自己入校后的工作感受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心得体会作了经验交流。张升,王树英两位海归副教授结合自己在国外留学和回国入职的体会就科研创新和如何解决回国后的研究迷茫谈了自己的看法。
土木院党委书记黄建陵教授在特邀发言结束后作了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论坛内容丰富,观点深刻,切中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让学院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有了信心和方向。他向青年教师们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学校、学院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发展,青年教师责无旁贷;二是要继承学院好的传统,摈弃过时的思想,保持自身与时俱进;三是要戒骄戒躁,要静下心来把握方向、做好科研,要有正确的定位和远大的目标。
当天下午,论坛举行学术报告活动。五位优秀青年教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了自己的成果和经验。现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自由发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土木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约占了全院教师人数的70%,这群人的成长是学院发展的关键。2013年5月土木院成功举行了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在广大青年教师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14年是学院学科建设走到的第61个年头,是落实学校综合改革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本次第二届论坛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提升,成为学院了解青年教师发展需求,增进青年教师相互交流,凝聚智慧,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土木院将继续坚持举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并使之系列化、常规化,成为土木院教师发展工作的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