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与环境学院学子积极参与鲁甸地震灾区救援
来源: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9日 作者:宗传鑫
本网讯: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当地大量的人员、财物损失,也给震后余生的群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8月10日,我校冶金与环境学院1201班学子罗崇佳作为志愿者,随同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派遣的9名精神及心理卫生专家奔赴灾区部分医院,对重伤员开展震后心理干预工作。
谈起做志愿者的缘由,罗崇佳记忆犹新。地震发生后,身在昆明的她心急如焚地打电话回家,得知家人安全,自己的父亲已经受命前往包谷垴乡红石岩村紧急救灾。在与父亲联系后,罗崇佳得知灾区因为暴雨以及频繁余震,救灾工作困难重重,想到学校、学院一直教导自己要有“大担当”,自己是否能为灾后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灾民们出一份力量呢?恰好自己上学期在学校报名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于是在犹豫了许久之后,罗崇佳鼓起勇气走进了人民医院院长的办公室,在反复讲明来意后,院长最终同意让其作为助手一起进入震区进行心理访视。
跟随相关专家,罗崇佳每天逐一访视地震伤员,详细访谈、记录伤员每日的心理动态及进食、睡眠状况,并每日汇总信息提交给云南心理卫生中心。发现有情绪不稳定,睡眠、饮食存在严重障碍的伤员,他立即报告转诊给精神科的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一位在地震中失去3位亲人的19岁女孩给罗崇佳留下了深刻印象。失去至亲的巨大打击让她在治疗早期不断出现创伤性记忆闪回、幻听、噩梦不断等现象。经过4次心理干预以及安定药物治疗,以及每日的心理访视和自身强烈的恢复愿望,女孩的睡眠、饮食状况逐渐回到震前水平。她说,“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如果没有你们每天陪着我,给我讲那些话,我想我肯定是熬不过来的。”这让罗崇佳感觉到自己的行动很有意义。
除了开展心理救援,罗崇佳也积极关注伤员的生活情况。时常为伤员老人送去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并号召自己的朋友捐出家里的书和杂志为伤员送去。
对于志愿参加心理救援行动,罗崇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起初,我的心里其实是很害怕的,因为在我眼前,病房里缠着绷带、多处骨折的病人们正在承受的痛楚是我无法想象到的,我害怕自己不成熟的言语会在不经意间对病人们造成二次伤害……但为他们疏导情绪,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之火,这不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