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馆公共服务平台受热捧
来源:档案馆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8日 作者:向禹 郑川
本网讯:日前,由我校档案馆自主研究设计的数字档案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我校档案业务由传统手工办理完全转变为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规范化和流程化的方式,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电脑前办理所有档案业务。
数字档案馆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能为用户提供网络办理或网上预约档案业务的途径;另一方面,使档案服务实现了规范化,业务数据定量分析又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支撑。平台上线后,用户节约了办理业务所需时间和精力,档案工作人员也能脱离库房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我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又一成果,是我校档案馆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适应学校改革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构建档案资源服务体系,提升档案远程服务能力的重大举措。
数字档案馆公共服务平台将档案业务划分为六大类:档案查阅、档案证明、出国翻译、档案外借、学历学位认证和学生档案提取,按办理流程和实际需求,分别设计不同的处理模块。用户经过业务选择、需求填报和提交三个步骤便可完成一项业务的申请,且可随时查看业务办理进度和情况;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业务类型自动跳转到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可以邮寄、在线阅读、现场取件等。另外,为了维护档案的严肃性、真实性、凭证性,所有档案馆出具的档案证明、出国翻译等档案件等都采用条码管理、防伪纸张、统一版式进行规范,每一份档案件均具备唯一标识,难以仿造,且复印和扫描无效,提高了安全系数。
通过随机对办理档案业务的用户进行调查:91%的用户认为“非常方便”。2013届某校友留言说:“数字档案馆公共服务平台让我在上海就轻松办理了出国成绩翻译业务,节省了路费和时间,特别是收到了漂亮的具有防伪条码的翻译件,非常高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位老师写到“档案馆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规范档案业务和办理流程,在办公室就可以预约和提交业务需求”。
档案用户普遍认为,档案信息化是发展趋势,减少了手工操作,管理更加规范,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公共服务平台给用户带来便捷,深受用户欢迎,同时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技术培训,档案馆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克服困难,逐步提高服务水平,这也是档案馆配合学校改革,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据悉,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要主动迎接大数据和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需要,档案馆将继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不断提升档案远程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学校师生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