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第四届湖南省肿瘤医学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

来源:湘雅医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3日 作者:彭萍 彭璐

10月9日,第四届湖南省肿瘤医学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大会由20家专业委员会和学组联合主办,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承办。

据介绍,此次大会是湖南省肿瘤医院献礼作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内容涵盖肿瘤整形、肿瘤姑息和临床心灵关怀等9大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付小兵和美国、法国著名专家均分享了自己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其中来自美国的Uttam K. Sinha 博士特别展示了机器人在头颈肿瘤外科的应用,这也是这一学术成果在国内首次亮相。而肿瘤整形、临床心灵关怀均为国内顶尖学术前沿,得到了与会者高度赞赏。整个会议持续4天。

乳腺癌患者近5年增长超过50%

“根据我院乳腺癌收治病人的数据,罹患这一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1305人,上升到去年的1851人,今年1到8月已收治1290人,今年预计会超过2000人。5年来增长了50%,这是一个极快的速度。肿瘤整形外科医生有根治肿瘤的责任,更有让患者拥有健康美丽生活的义务,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基础上,乳腺癌病人面对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外形上的困扰,以及同时而来的心灵创伤。如今还不怎么被普通人了解的肿瘤整形外科,弥补的正是这一部分的缺失,”在肿瘤整形分会场,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肿瘤整形专家周晓介绍。

然而,因涉及到跨专业与学科问题,相比国外,国内肿瘤整形形外科学临床引入进程相对缓慢,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周晓分析认为,第一,部分肿瘤患者忌惮于恶性肿瘤的复发,倾向于选择扩大根治性手术,认为整形修复没有必要,这点在国内更加明显;第二,肿瘤整形外科医生不仅需要有专业的肿瘤外科基础,而且需要整形修复技巧,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要求高;第三,国内外成立的肿瘤整形外科专科数量少,常见的模式是肿瘤外科医生完成癌性病灶切除,整形外科医生负责修复重建,但两者常常缺乏有效沟通,从而造成不能一期修复缺损,丧失最佳整形时机,从而治疗效果不理想;第四,肿瘤整形外科学如何与放疗、化疗、基因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手段融合,目前并不清晰。迫切需要探索出针对特定肿瘤特定类型特定阶段序贯治疗模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007年,周晓牵头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国内第一个肿瘤整形外科。经过7年多的探索发展,现在该院肿瘤整形已走在全国领先地位,每年开展上千台与肿瘤整形外科相关手术,其中游离皮瓣200余台,相关技术很快走到全国前列。2013年5月9日-12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整形外科学术大会上,由周晓教授主编写的《肿瘤整形外科学》受到近两千位国内外专家高度关注,该书首次系统地创立了肿瘤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填补了该领域理论方面的空白,有望开启了一个新的外科学科分支,为肿瘤外科医生的临床手术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共完成各种肿瘤整形相关手术1200余例,其中游离皮瓣600余例。其中,湖南省肿瘤医院自2005年开始进行乳房再造,国内属于较早开展乳房再造的单位之一。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乳腺肿瘤整形外科从事乳腺癌术后一期和二期乳房整形修复,并投入100万元征集100个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的公益项目“双百工程”,都给国内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周晓介绍,推广乳房肿瘤整形,关键是改变很多人对乳房的认识。有的乳腺癌患者和家属认为乳房在生完孩子、喂完奶以后,就没什么用了。但调查表明,乳房缺失后,100%的患者情绪低落、忧郁,80%的患者有明显的形体缺陷感,行走时感觉失衡,40%的患者认为影响工作及性生活,甚至7%的患者因此离婚。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让乳腺癌患者不仅能生活得很好,还能生活得更自信、更美丽。这些观点也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

已有近千人在两年内体验心灵关怀“音乐治疗”

在临床心灵关怀分会场,一首心灵畅想钢琴曲则让人如痴如醉,令人沉醉的音乐声给严肃的会场增添了几份别样的情致,让人有些忘却这是一次严肃的学术会议。中国第一位音乐治疗师、中央音乐学院高天教授也会亲临会场授课并指导癌症患者音乐干预。

临床心灵关怀分会场主席、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晓红介绍,其实,这正是为癌症患者开出的一张音乐“处方”。癌症患者是一类特殊人群,从患病伊始,他们就承受着疾病和治疗的双重痛苦,还要面对来自经济、社会、感情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使他们身心俱疲。怎样让他们好过一点?音乐疗法便是其中的一种尝试。

刘晓红介绍,省肿瘤医院“心灵关怀”部门从2012开始引入音乐治疗理念,迄今为止,已有近千人体验,反响十分良好。“音乐治疗”克服了以往放化疗、手术等传统手段的弊端,让患者在享受中,抒发焦虑、忧郁及紧张的情绪,减轻疼痛以及改善失眠,对于癌症末期病人,更可以在音乐中减低忧郁孤独感。并且音乐是人类的共通语言,不会因为文化、语言、教育方面的差异影响效果。

而10日晚间,香港两位资深教学督导林锦涛、姚镜鸿以及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部主持的心灵关怀工作坊、心灵剧场则给人另一种震撼。省肿瘤医院心灵关怀部在搜集的几百个案例中,挑选了最典型的10个案例,并拍摄成一部微电影。在15分钟的视频里,全部由省肿瘤医院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担任演员,十分直观的展现了临床心灵关怀的工作流程和心灵关怀师自身的成长。“打开心灵之门需要爱,也需要技巧。还要让心灵关怀遍布每一个病房。”刘晓红指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干预措施,让他们放松紧张的情绪来配合医生的治疗,唤起信心。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