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承办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交流研讨会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作者:林毅敏
本网讯 (通讯员:林毅敏) 12月15日上午,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南地区)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本科生院院长黄健陵主持。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正处级调研员侯永峰、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唐利斌处长、中南大学副校长胡岳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组长陈启元教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陈道蓄教授等以及28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胡岳华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我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基本情况,强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学校实行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会,各高校对已有的成绩相互交流总结、推广应用,对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研讨。
唐利斌处长介绍了湖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目前,湖南省共有8所高校、54个专业进入了该计划,省里在卓越计划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在课程设置与优化、推动校企合作等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侯永峰处长作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实施工作评价”专题报告,介绍了2010年卓越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在组织机制、政策支持、省级卓越计划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分行业卓越联盟组建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实施效果,并对下一步卓越计划的推进,提出了完善体系、推进协同、强化实践、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
接着,陈道蓄、陈启元教授在会上分别就“工程教育认证与合格工程师的培养”、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再思考做了专题报告,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和中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范晓慧教授做了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会上,范晓慧教授介绍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我校目前共有17个专业进入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校将校企联合培养分为“工程认知、工程实践、岗位体验、生产实践与毕业设计”四个阶段;与企业共建了“工程能力训练、工程技术开发、现场教学和生活保障”四个平台;在“协同育人管理机构、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制度、校企双导师制度、卓越人才培养支撑计划”4个方面为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提供了保障。
下午,与会专家教授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衔接、校企联合培养途径、措施和模式、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经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梳理展开了分组讨论。最后,由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组长陈启元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