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院到基础医学院现场调研
来源:基础医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8日 作者:梁立芳 罗自强 张新平 肖雪珍
本网讯: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精神,推动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月5日,本科生院医学教务办何庆南主任及办公室老师一行来到基础医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现场调研。
在调研时,何庆南主任强调基础医学院是学校医学相关学科本科生培养任务最重的学院。在基础医学院全面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学校推动医教协同、实施基础与临床的融通至关重要。他们主要对学院在八年制科研训练II培养方案的实施、新专业——法医学的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基础与临床的融通及以临床问题驱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及发展思路进行了调研。
罗自强副院长就八年制科研训练Ⅱ的“三个阶段、五种技术、一年体验”方案作了详细说明。科研训练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科学思维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应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和批评思维。第二阶段为科研基本方法学习阶段,在此阶段,要求学生真正掌握5种实验技术方法,为下一阶段全程科研体验奠定基础。第三阶段为一年全程科研体验阶段,学生分小组到各系室研究小组,以通过竞争获取的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引导,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项目,系统全面地体验研究的全过程,并撰写结题报告或研究论文,为进一步开展的科研训练III打下扎实的基础。
秦晓群院长和蔡继峰副院长分别介绍了法医专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对法医人才有急切需求,这为学院申办新的专业打提供了便利,利用这以优势,学院将集全院之力,在硬件和软件等各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努力建好法医专业。
在调研过程中,大家认识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5+3”培养模式对基础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梳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既需要有临床教师参与基础教学,为基础教学不断输入临床问题;又需要基础教师参与临床教学,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和临床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何庆南主任还充分肯定了基础医学院局部解剖学在与临床融通方面已经进行的成功尝试。他提议,以基础医学院牵头,会同临床附属医院探索“基础与临床融通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基础医学院将尽快推进与各附属医院紧密合作,建立遴选机制,与临床器官系统教学团队合作,开展临床与基础老师的互聘,由基础医学院牵头建立器官系统教学模块“双PI”负责制,共同建立稳定的基础与临床融合的器官系统教学团队,强化医教协同、基础与临床的融通,实现以临床问题为龙头带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大家一致提议,应借鉴美国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经验,基础课程的考试应引入大量临床问题和临床案例,推进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进一步利用组建的“双PI”器官系统教学团队强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学院将鼓励在教学中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强化精品示范课堂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院要在201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础医学的学科优势,加强课外研学的引导,引导学生参与相关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们的聪明才智,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及学分学时,形成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学院还要推进和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