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老战士来我校说“南泥湾精神”
来源:铁道校区党工委办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1年12月14日 作者:李代刚
 12月12日下午3点,81岁高龄的徐维老先生在铁道校区团工委报告厅作南泥湾精神报告。300多名学子听取了报告。
 徐老是三五九旅的老战士,曾亲历了在南泥湾开荒生产的光辉岁月。他现任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南省南泥湾精神报告团副团长。在1个小时的报告里,他娓娓讲述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时代背景、劳动生产详情,阐述了南泥湾精神的内涵以及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南泥湾精神的必要性。
 徐老先生谈到:1941年和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军发动连续的大规模的疯狂“扫荡”,我抗日解放区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状况和军民生活处于交困状态。为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其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1941年,大生产运动从陕甘宁边区铺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动手,开荒种地,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军民的生产热情。这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同志率领下,开赴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垦荒屯田。战士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抗日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到1944年,指战员们开荒26.1万亩,向边区政府交公粮1万石,把梢林满山、荆棘遍野的南泥湾,变成了五谷丰登的“陕北好江南”。他们不仅用勤劳开创了丰衣足食的局面,而且在劳动中改造了主观世界,创造出了“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它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已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南泥湾精神”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报告会结束之际,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应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
 本次报告会是由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属于该院“第六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