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二学生的寒假实践感言:希望 在悄悄地延伸……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09日 作者:肖利花
    开学已经一周了,但心中却不时地涌过些许感动。寒假下乡的点点滴滴不时地萦绕脑际,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寒假,我们文学院的几个同学一起到长沙县春华中心小学去举行素质教育冬令营,同时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调查。虽然在那边只呆了一周,但我却被那里的孩子们深深地感动了。
    我没有当老师的经验,但从小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梦寐的三尺讲台,去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
    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十多双好奇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不由得在心中荡漾:我不能给他们纯洁无瑕的、白纸一样的思想染上一点点灰色。那一刻,对着他们,我感动了,为着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希望。
    给孩子们上《一生必读的书目推荐》时,我问他们平时都看过哪些书籍,觉得哪些书籍不错,班上有个叫田维熙的小女孩骄傲地说她把四大名著都看了,当时的我有点震惊,问道“是看电视还是看书籍原著啊?”因为我自己《西游记》的原著都没看过。“原著”她不假思索的回答。“那你能给我讲讲它们都说了些什么,里面都有哪些人物吗?”我追问。出乎我的意料,他竟能把《三国演义》,《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讲出来了!那一刻,我被这小小女孩的“博览”感动了。
    希望,在悄悄地延伸……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隔壁班的两个男生跑到我教室对我说“老师,我们班几个女生都哭了”。我赶紧到他们教室去看,只见几个女生都趴在桌子上,眼睛红红的。而给她们上课的男老师正不知所措,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们是为老师叫男同学回答问题多一点而以为老师偏心,她们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我赶紧上去安慰她们。那一刻,为她们学习上那份强烈的上进心,我再次感动了。
    出于对学生的考虑,我们的课集中安排在上午。每天都有新的家长送学生过来,所以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增多。不仅如此,每天下午都还有学生自觉到学校要求我们给他们上课、排练,教她们做作业、玩游戏。看着不断增多的学生,看着孩子们对学习的高度热情,看着家长对孩子成材成长的殷切期望,我,又一次被他们感动了。
    印象最深的要数那堂《创新性思维训练》课了。在给他们讲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后,我问他们“假如你有第三只眼,你会把它放在哪里?”孩子们的回答真是千奇百怪并且理由充足:“我会把它放在那些爱看书的同学的脸上,因为那样的话我就可以用更短的时间看更多的书”、“我会把它放在小鸟身上,那样它就可以及时地发现有人要打它,可以逃走”、“我会把它放在妈妈身上,那样我就知道妈妈她是否每次说的都是真话,知道妈妈到底喜欢吃什么”、“放在警察叔叔身上,那样他就可以抓到更多的坏人”……答案多种多样,孩子们的思维世界丰富多采。听到孩子们如此多而且新奇的想法,我是高兴啊,他们是有创新的一代!我,再一次实实在在地被他们感动了一把。
    短短一周,跟孩子们的接触很有限,但我着实被他们感动了,因为我看到了:乡村的孩子们是有的希望、有理想、追求上进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