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治与行政法治”学习沙龙持续升温
来源:法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1日 作者:黄修海
    4月11日下午2:30,每周一次的法学院“宪治与行政法治”学习沙龙在南校区法学楼如期举行。法学院法学0602班学生杜思雨以“公德与宪德”为题作主题发言。法学院以及其它学院3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所韩国籍专家郑二根教授、邓联繁教授作了点评发言。
    杜思雨同学以从2006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梁群兰的“当生活中的不幸猝然降临,不去埋怨上天,不去责怪家人,自觉自省地完成对法治的践行”的事迹入手,从普通农妇的朴素的宪法观念出发,详细分析道德、社会公德、宪法惯例的概念、特征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社会公德与宪法惯例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阐释了她对宪德与宪法的理解和体会。她认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是可怕的,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良好的道德、社会公德应该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郑二根教授从法哲学的角度进行拓展性指导,以韩国民法的实例发表精彩点评。
    参加活动的老师、学生还就主题发言展开了深入的互动交流。粉冶院04级学生王聪伟因其交流内容直接切中当前宪法学界论争的焦点被评为本次活动的优秀参加者。这也是该沙龙举办的第三次活动,下周三下午2:30,沙龙将在南校区法学楼就“公职关系中的人权保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