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正牌的‘湘军’,毛主席故乡的兵”——湘雅医院血液透析护士前线救灾手记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8日 作者:文育红

5月19日上午,接到湖南省卫生厅的通知,湘雅医院将派遣5名血液透析护士参加湖南省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前线抢救伤员。20日医疗队到达成都后,湘雅的5人小分队首先被分配到四川省肿瘤医院。

创立创伤重症病房 抢救重伤员

四川省肿瘤医院张文彬副院长,护理部黄敏主任接待了我们。刚到宿舍的门口我们就感觉到了余震,黄主任说:“你们今天睡帐篷吧,比较安全。睡宿舍的话,一定要想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第一个晚上,我们在宿舍紧张地和衣睡了。 起床后才发现整栋宿舍只有我们5个睡在房间,现在想想都还感到后怕!

肿瘤医院暂时还没有开展透析,但急需创立创伤重症病房抢救重伤员。我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立刻投入到创伤病房的筹建之中。先要把肿瘤患者转移到其他病区,腾出的病房将用来收治灾区转来的病友。顾不上喝一口水,大家齐心协力整理床单、布置病房,力求使每个房间干净整洁,让病友们感到像家一样的温馨和舒适。创伤病房有来自云南、湖南、广州、深圳、山西等地的医疗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大家只有一个目标—让灾区病友能得到最快的救治。下午5点左右,113张床位全部住满,所有的病友都得到了初步的治疗和处理,有几个病友需要立即手术,我们即刻进行备皮、合血、输液等术前准备,迅速地把病人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

灾区病友术后的护理和心理咨询尤其重要,我们要面对的是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的病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除了尽力为病友们治疗身体上的创伤外,还积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大家都知道创伤科病人的护理任务很重,手术后大部分病人不能动,在床上呆久了最担心的是褥疮的发生! 我们鼓励病人多活动,哪怕是做了肢体固定和牵引等限制的病人,我们也要求他们做肌肉的运动。完全不能动的病人,我们就用手直接按摩受压部位,总之绝对不能让病人产生褥疮。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113个病人里没有一例发生褥疮。

我们在和病友们交流中,得知有一位73岁的老大爷是孤寡老人,因为股骨骨折和多处肋骨骨折,双下肢肿胀,几乎不能动弹。医生说,患者有内脏出血的危险,而且营养不良,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湘雅医院血透护士钟利平每天为他进行局部的按摩、换药以及心理护理。病人开始不太合作,拒绝治疗,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把病人转到靠近护士站的房间,便于观察,同时配有一名志愿者日夜陪伴。老大爷有时候不想吃饭,想吃米粉,我就到外面的粉店买给他吃,他吃得很香、也很感动。我说:“老大爷,您如果喜欢吃,我们天天给您买!”后来医生告诉我们,老大爷被我们的爱心感动了。他现在一天一天好起来了。情绪也好多了!还有一位叫周国兴老爷爷,因膑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后感染,心情特别不稳定,一度想放弃治疗。我们精心的给他换药、治疗和护理后,总是关心、鼓励他,解除他的顾虑。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我们细心的发现周大爷脸上的微笑慢慢多了。看到希望的他同意医生再次手术。手术后,他紧握我们的手说:“闺女,你们真是好心人,如果不是你们这么尽心尽力,我的这条腿可能就保不住了。”真的,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去关爱每一个人,一条腿甚至生命都能挽留下来!

创新成果应用于灾区伤员治疗

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绞尽脑汁想到一些好的办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痛苦,如伤口清创,引流等。我们湘雅医院血透护士想着如何能让病友的创口尽快康复,让他们早日回家重建家园。当我们换药时,病人问得最多的是:“我们的伤口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能出院?我们想早点回家重建家园。”我当时就想有什么药物可以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呢?突然间一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何不试试芦荟呢?芦荟有很多的生物活性,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地使用,对治疗烧伤和烫伤的效果很好。我也曾研究过芦荟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通过五年的临床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相关系列研究还获得了湖南省护理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中南大学的新技术成果奖。

鉴于对芦荟的药理作用比较了解,我把我的想法跟云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刘路平医生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在征得病友同意后,我们决定尝试着用芦荟给病友换药。最开始接受芦荟治疗的是一位来自什邡灾区老大爷黄文祥。患者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后,再敷上用生理盐水冲洗过的芦荟果肉片,最后进行包扎。换完药后,老大爷非常感激,说很凉爽,脚没那么热了。第二天换药时,老大爷脚部的肿胀和疼痛感明显减轻。第三天换药时,创面明显缩小,而且周边的新生皮肤开始向中心愈合。老大爷感慨地说在没有用芦荟之前,伤口变化不大,自从用了芦荟后,伤口一天一个样。连刘路平医生都说:“我们对你的伤口愈合非常有信心,看来你不用再经受植皮手术了。”经过7次芦荟换药后,老大爷的伤口基本上愈合了。

自此以后,创伤科的病友们开始接连使用芦荟换药。有的病友伤口已达到了肌肉深层,我们根据创伤的程度来制定换药的方案。感染严重的,就用双氧水冲洗和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剪掉坏死的黑痂,然后用芦荟汁反复涂抹,最后再用芦荟果肉敷在伤口处,每天换药一次。病友们都夸奖说,原来芦荟有这么好的作用,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给我们减轻了很多痛苦。听到病友们的道谢,我们从心底里感到欣慰!医疗队的其他人员都说芦荟真的很神奇,湘雅医院的血透护士更神奇!他们说一定要把这新技术带回各自的医院!

与孩子们心手相连

孩子总是最让人心疼。当与灾区的孩子们面对面,手牵手时,大家从心底里发出呐喊,不能再让他们受伤害了!创伤科收治的孩子大部分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10岁的小柯汝来自什邡,在地震中不幸脑挫裂伤的她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而父亲也成了残疾。照顾她的奶奶不能在小柯汝面前显露出悲伤,只有在面对我们时才会忍不住流泪。小柯汝来时情绪低落,蜷缩在床上,不愿与人说话,对稍大一点的声音都感到恐惧。看着她惊恐的眼神,我们非常难受,她受的刺激太大了,远远超出了年龄所能承受的。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决心一定要让她快乐起来!大家时刻关心着她,给她说故事,猜谜语。慢慢地,她敞开心扉,愿意和我们交流了。我们给她买了一些布娃娃和儿童文学等,她特别开心。儿童节时,我们还买了裙子送给她,细心的周慧敏还特意选了一件有帽子的裙子,遮住她头部的伤痕,小柯汝看上去更漂亮了。正是这种心与心的沟通,她和我们成了好朋友。在病房她只要看到我们,就跑过来抱着我们,甜甜地叫阿姨,这让全体医务人员非常感动。

还有些孩子在治疗中也特别信赖我们。象肱骨骨折的小杰,固定后手部有些肿胀,因为怕痛不敢伸直手,也不让医生碰。医生说如果他的手总是弯曲很可能导致畸形,建议让小杰在玩耍中忘记疼痛,从而锻炼手的功能。下班后我马上给他买了一辆遥控玩具小汽车,他高兴得不得了,常常控制着遥控车跟在我们脚边跑,脸上又露出了顽皮的笑脸,我们也每天帮他作手的功能锻炼。几天后,他高兴地跑来告诉我:“文阿姨,你看,我的手能伸直了。”在场的医生都感叹到:“你们湘雅小分队真是有办法,了不起!孩子们那么喜欢你们,没什么能难住你们!”

六一儿童节这天,我们医疗队员和爱心志愿者与灾区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唱歌,跳舞,还买了玩具、书包以及孩子们喜欢吃的麦当劳、可乐做礼物。小朋友们快乐极了,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幸福灿烂的笑容!希望用我们的爱心和双手去帮助这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希望他们以后能更加坚强!只要有爱,未来会更加美好!

湘雅小分队真是一支高素质队伍

2008年6月4日11时左右,我们接到卫生部的紧急调令,火速赴华西医院进行支援。时间紧迫,匆匆告别与我们共同奋战15个日日夜夜的同事们。我们眼里都是泪水,舍不得那些紧随我们不愿说再见的可爱的孩子们,舍不得那些纯朴的老乡们,舍不得与我们日夜奋战,共同救治灾区群众的白衣战士们。在这15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帮互助,团结一致,使四川省肿瘤医院的灾区病友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大部分病人已完成了手术治疗,已进入术后的康复阶段。在病房和办公室,一声声祝福和谢谢,一句句叮咛,我们含泪挥手,保重!朋友们!我们又要到新的战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那里有更多的病友需要我们!

华西医院肾内科总护士长文艳秋副主任护师在院门口接待我们,她握着我们的手感动地说“你们来得太及时了,ICU的重症病友们正在等待着做CRRT(血液透析)。” 来不及太多的交流,我们立即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去。当医生紧急的呼喊:快点!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心衰,心率和呼吸增快,血压高到198/123mmhg!我们赶快开始床旁连续性的CRRT(血液透析),加快超滤脱水。通过我们快速的处理,病人慢慢的平静下来,血压也得到了控制,此时医护人员的衣服都湿透了,但脸上露出了近日来少见的笑容。ICU的血透护士来自全国各地,有湖南,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CRRT机器也是来自全球的,有德国的FRESENIUS MULTIFILTRATE,BRAUN,美国的ACCURA,BM25 , 瑞典的PRISMAFLEX 。很多机器的操作程序全是英文版,我们平时的英语练习发挥了重要作用,依照指南,我们操作得非常地顺利,还能指导其他的血液透析护士进行操作,这样就不会形成人员与机器的固定,影响抢救小组的排班,保证有效,有序,有力地进行伤病员的抢救。连华西医院护理部成翼娟主任和肾内科主任付平教授都赞叹道:“你们湘雅小分队真的是一支高素质,应急能力强的专业透析人才的队伍。这才是正牌的‘湘军’,这才是毛主席故乡的‘兵’!”.

凭着我们的职业本能、我们的专业水平,积极地去抢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在CRRT机器持续24小时,48小时,168小时.... 的运转中,我们的爱心和责任也在持续不断。

从5月19日到6月3日,在这半个多月里,我们创伤科团队共救治病人1263例,转移病人到其他省112例,每天手术约10-20 台,换药人数随着手术的增加急剧上升,最多时每天到达87例。113例患者中特殊护理占70%以上,输液人数达到80%以上。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