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在北京上空的和平鸽——访我校土建院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孙瑞
来源:土建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0日 作者:粟淼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在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志愿者们,他们是奥运会的和平鸽,他们用最无私的精神、最真诚的心和最温暖的微笑服务于整个北京奥运会。作为北京147万的志愿者中的一员,我校土木建筑学院城市规划0701班的孙瑞同学在今年8月一直忙碌在北京的各个志愿者站点中。
工作中的苦与乐
志愿者的工作很辛苦,可是在孙瑞看来,她辛苦的工作却给她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与感动。在今年的8月,孙瑞作为北京一名城市志愿者,忙碌在北京各个蓝色岗亭中。蓝色岗亭是专门为奥运会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站点,在这里志愿者们为中外游客提供应急求助、信息咨询和语言翻译等多项服务。孙瑞的工作就是每天用文字、镜头记录城市志愿者的工作点滴,并在北京《朝阳区志愿者快报》发表相关报道。孙瑞说虽然每一位城市志愿者的工作都很辛苦,经常要头顶着炎炎烈日工作,经常是身体不适仍要继续坚守在岗位上,有时凌晨两三点钟还在做展板写新闻,但他们心中并不觉得累,更多的是满足与快乐,她还笑着说奥运会期间她一共在报上发表了17篇文章。
工作中的收获
“每一位奥运会志愿者都是辛苦的,同时每一位奥运会志愿者也是幸福的。”正如孙瑞所说的这样,在这一个月的志愿者工作中,他们体验到了许多多人生经历。在这样的志愿者工作中,她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交流以及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如何更好地去应对。孙瑞的座右铭是“人必须有目标、工作、爱心与信仰,以发挥他的生命”,通过每天的志愿者工作,她深切地体会到志愿服务事业,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工作期间每的劳累,却让她觉得颇有成就感。
工作中的成长
每个人在一段经历过后就会成长起来,孙瑞也是这样。她说在一个月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结束后,觉得自己成长和成熟了。在工作过程中她看到了其他所有志愿者热情的服务和那份敬业的精神;在同外国游客的交流中,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外国友人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热情,他们对本届奥运会的高度赞扬,也让自己深刻体会到了民族自豪感。她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次的经历对她今后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一次帮助一位母亲寄明信片的过程中,那位母亲跟她说:“我的女儿在国外读书不能回来亲身体验奥运会的氛围,但希望能留下点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纪念,于是我选择给她寄带有奥运特色的明信片。”这件事让她很有感触,她说同样作为一名在异乡求学的人,很能理解那些在海外的游子们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眷恋。“经历了这些我感觉自己变成熟变稳健了”,孙瑞这样说道。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石”,孙瑞这样总结志愿者的意义,奥运会虽结束了,但这段特殊的经历却让她绝不会轻易地遗忘。
播种辛勤,收获成长,这就是今年夏天孙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