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走近奥运火炬手 品味铅球冠军背后故事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05日 作者:实习记者:郑雪坪

朦胧的雨幕里,突然划过一条弧线,接着是一阵精彩的掌声。“9米65”裁判员说道。那条令人喝彩的弧线便是谭思羿扔出去的铅球划出的,9米65的成绩意味着他已经把男子铅球的桂冠收入囊中,这是谭思羿继07年校运会后又一次拿到这个项目的奖牌,不同的是,今年的奖牌已经由银变金了。

2007年的校运会上,已经具备夺金实力的谭思羿,在最后一投时发挥失常,以十厘米的差距输给了其他选手。虽然为文学院夺得了第一枚奖牌,但谭思羿并不满足,今年的赛场上,飘着丝丝细雨,他还是认真比赛,始终保持积极斗志,最终获得了的胜利。书写了运动场上又一辉煌的篇章。

运动场上的胜利离不开平时的训练

当被问到自己取得铅球冠军的感受时,谭思羿说这与他多年来的篮球训练是分不开的,在平时的篮球训练中,经常会有针对臂力的专项训练,这使他的臂力较其他人有了一些优势,所以无论任何校运会,铅球都是他的必报项目。

当他站在运动场上用标准的姿势投出铅球时,我们看到的是胜利的笑容,他在训练时留下的滴滴汗水,却是我不不知道的。进入大学以后,篮球队的训练的强度都了很大的增加,这代表队员需要更强的体能和毅力去接受,而谭思羿轻松地笑着说:“虽然强度是加大了些,但我都不在乎,我一直都很喜欢体育运动,这样反而使我的技术、体能方面都有了提高”。

困难面前 体育是我最大的动力

谭思羿是文学院新闻0701班的篮球体育特招生,从懂事起,就在喜欢看球赛的爸爸的熏陶下喜欢上了体育运动,四年级的时候,谭思羿正式进入了学校的篮球队,每天放学后,学校都会组织训练一个半小时,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这样的训练是比较强的,但谭思羿硬是没有说一句苦,道一句累。

2004年,谭思羿在一次训练中,由于扣篮时起跳用力过猛,摔倒在球场上,经医生诊断,是胫骨出笼,肌腱撕裂。这时的谭思羿已经忘却膝盖的剧痛,心里只担心着一个问题:“我以后还能打球吗?”对于这个问题,医生只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如果恢复得好,还是有机会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谭思羿看到了重返球场的希望。

在受伤修养的大半年里,谭思羿还是每天都会去训练场地,看着队友训练,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还要一边做恢复练习。当时伤的最重的是膝盖骨,医生在里面打了两根钢钉,根本就弯不了,但如要恢复得好,就必须惹着痛苦慢慢弯曲自己的膝盖,后来还得开始练习跑步。每一个弯曲的动作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但他坚持了下来。“在那段时期,篮球给了我最大的鼓励,所以我会经常在球场旁边坐恢复运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后来伤势的痊愈,谭思羿感叹那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这句话中我们体味到的是那种对篮球,对体育炙热的喜爱。

举着火炬 感觉飞到天上去了

2008年6月4号,对于谭思羿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因为他作为99号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这对于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体育运动员来说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谭思羿形容那是一种像飞到天上去的感觉,它代表着无上的荣耀。然而,能够得到这一殊荣,和谭思羿这么多年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得了各种荣誉是分不开的,这是国家给他的机会,也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自己的进步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从小学二年级选择篮球至今,父母一直一如既往得支持者他,鼓励他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谭思羿还告诉记者,从自己的第一场比赛开始,父母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去加油,那么多年都没有改变,这是他最感动的。在自己受伤的日子里,不仅靠着自己的毅力,也有来自父母朋友的鼓励,才让他又一次站在了篮球场上,继续自己的体育生活。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到今后的计划时,谭思羿回答说现在社会的竞争力日益加大,在继续锻炼的同时,也会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文化知识。而他的努力也初见成效,今年刚获得了文学院的单项奖学金。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爱运动,肯学习的人,一定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