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的文学情怀:陈赫教授品诗词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8日 作者:实习记者:邹康 摄影:张放
12月6日下午3点,我校商学院高级顾问、著名系统工程学者陈赫教授在本部新前101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陈词滥调,乱弹及其他——冷眼旁观平水韵之争》的专题讲座。著名小说家、文学院教授阎真,校老年诗词协会副会长刘昌麟、郭振兴等应邀出席。活动由我校升华读书社主办,吸引了包括湖南大学学生读者协会、湖南师大春秋学社和长沙理工大学青藤文学社等兄弟高校文学社团前来。本部、铁道和湘雅三校区的部分文学代表也参加了活动。
(学子欢聚一堂,聚精会神聆听讲座)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到天明。”投影仪屏幕上红底墨字的对联,为热闹的现场平添了几分文学气息。“我是一个外行,一个外行搞文学是不应该受到批评的,所以今天在场的各位,如果我讲的不好,请不要批评我。”轻松幽默的开场白、坦率直白的表述,进一步拉近了陈赫教授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距离。
(陈赫教授在讲述诗词平水韵)
“狗之所以拿耗子,是因为很多猫都不拿耗子”
陈教授出身自动化,但在文学上却有很高的造诣,经常作为受邀嘉宾出席一些文学界大型活动。曾 经也有人批评陈赫教授是狗拿耗子,对此,陈赫教授慷慨陈词:“狗之所以拿耗子,是因为现在很多猫都不拿耗子了,有的猫不仅不拿耗子,甚至勾结耗子,在猫们失职的时候,我愿意做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猛犬。”一声疾呼,道出了自己对文学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为此,陈赫教授还专门做了一首诗《赞竹结米》(见附)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平水韵之争的背后
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关于诗词的两种极端看法,即非平水韵不诗、是诗就不平水韵,陈赫教授认为其不攻自破,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争论的背后是一种对我国诗词写作上权力的争夺。“这么一点小小的权利,你们尚且争得面红耳赤,那么在更大的权利诱惑面前呢?”陈教授评价当前这两种观点时,如是说。陈赫教授认为在中国诗词的发展中,韵律的要求应该随着要求的改变而改变,不应该一概而论的框死。
夫唱妇随赏诗词 相濡以沫伴余生
讲座中,陈赫教授还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和夫人罗求声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深厚感情。他还在现场吟唱了一首自己写给夫人表示自己对夫人情感的《映山红》(见附),悠扬的、略含沧桑的嗓音,感染了现场所有的同学。此外,陈教授还给现场的同学翻看了和他夫人合作的现代诗《那河畔的金柳》,并配以自己与夫人年轻时候的照片,给了现场同学们一个关于爱情长久的完美诠释。在场同学都被陈教授的和他夫人罗求声的爱情深深感染。
讲座最后,陈教授除安排有现场对同学的诗词韵律的考察以外,还对部分同学的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
附:
赞竹结米 映山红
逆境开花结米粮, 弱柳随风软,夭桃沐雨融。
一生清淡一时狂。 几番风雨过,君看映山红。
诗人尽是黄金节,
道与秋风论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