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工部主办“我与导师面对面”活动 探讨研究生“导师责任制”改革
来源:研工部 资源生物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9日 作者:冯婧
6月17日下午,由研工部主办、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我与导师面对面”活动在校本部生物楼国际报告厅如期举行。商学院岳意定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余志明教授、文学院白寅副教授、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媛做为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校研工部与各二级学院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对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下,导师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嘉宾们分析了自己对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看法。余志明教授认为导师责任制就是“师傅带徒弟”,导师要积极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于学习、生活细微之处充分地给予引导与帮助;白寅副教授则结合目前导师只能与学生自觉交流的基本情况,强调最好的培养机制就是“无机制”——给导师一个宽松的自主培养学生的环境,这将更有利于学术科研的发展。
张媛则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肯定了导师责任制的成功性,言语间充溢着对导师的感激之情。另外,她从学生的角度对导师责任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导师应能适当尊重学生的一些选择,在学习、生活上与学生平等、深入的交流,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
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前后的变化,岳意定教授认为,改革后导师们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地从思想、生活、学习兴趣培养与潜力发掘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余志明教授则用“朋友” 两字充分肯定了改革后师生关系的积极变化。他同时指出,现在培养教育中的管理过于细化与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预期效果;实施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必将促进导师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与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研究生对新型培养机制、导师本身的培养思想与具体措施都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这也会对师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