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场上,还有这样一群人……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2日 作者:程海威 张淑静(实习)
他们,用紧张的训练教会学生坚强,衣服被夏日的热风附加上了重量;他们,密切观注学子们的一举一动,随时随地起身帮忙;他们,消除每一名战士的不安,为学子们提供安全保障;他们早起晚睡,不辞劳苦,唱响一曲赞歌……
军训不仅仅是新生们的事。军训场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不该被遗忘。
“教官,多吃点金嗓子吧!”
二营九连二排的张海燕在自己的军训小札中写下这句话。
军训对教官来说,同样是严峻的考验。每天早晨,当新生还在寝室酣睡时,教官们已经提前集合,安排一天的工作;训练过程中,教官们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手把手教会学生每一个动作。
二营七连二排排长王鹏鹏告诉记者:“教官每天早上六点整集合,白天带队训练,晚上当学生听课。一天通常只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今年军训新生人多,组织难度大,重重困难横在这些年轻教官面前。但他们没有抱怨,没有放松,顶着压力训练新生,撕扯着疼痛的喉咙喊出嘹亮的口号,尽力完成学校军训任务。
“其实,我们就是移动的服务站。”
当文学院辅导员张萍老师微笑着讲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已经在烈日下站了两个小时了,额头都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这是她第一次担任军训辅导员。
张老师告诉记者,军训过程中,辅导员与新生同出同进,全程跟班,一旦学生出现不适,辅导员就是移动的服务站,马上进行相关的处理。
“新生军训中,内务、通讯稿和歌咏比赛都由辅导员配合教官完成。虽然每天只陪着学生八个小时,但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为他们操心。对辅导员来说,还有一个遗憾,训练中的趣事一般接触不到,但学生出了问题接触得最多。不过能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我也很自豪……”张萍老师在交谈时也不忘随时察看训练场上的“动态”。
“工作越少,我们越放心,越开心”
在军训场,我们常常会注意到:队伍旁边,万绿丛中有几袭白衣分外显眼,一旦有同学感到身体不适,几位阿姨马上打开医药箱开始“战斗”。她们是服务军训的医疗救护人员,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绿色军营中的白衣天使’。
每年学校都会从校医院派出医生为新生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些医生们不仅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救助经验,而且大多有过军训救护的经历。
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医护队每天都有三名左右的医生值班,不仅解决新生们中暑、受伤等突发事件,同时也帮助学生疏通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工作越少,就越放心,也越开心,因为那说明学生们的问题也最少”他说。
“我们只想激励学生去感悟,去发现”
军训小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新生们津津乐道读着《军训简报》。一本单薄的小册子,却是辛苦的军训生活中一味不可或缺的清新剂。
记者来到《军训简报》的编辑室,主审方甫淼老师正带领“中大之声”广播台两名学生专心地审稿。据了解,每天的稿件都有数千份,全被送往这里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才能择优登上《军训简报》。
方老师介绍,编辑部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7:30工作到中午1:00,下午2:30到6:00。稿件特别多的时候,往往要延时加班。 “之所以用心办这份简报,主要是想激励新生在军训中多思考,多感悟,多发现,也加强对军训意义的认识”方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