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代表参加湖南省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
来源:研究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6日 作者:王永寿
10月24日上午,湖南省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开幕,来自省内外14所高校的近2000名导师与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实施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而组织举办的全省研究生学术交流盛会。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力领导和承办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主题为“探索与创新”的湖南省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本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学科涉及面广,研究生参与性强,为湖南省各高校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创新提供了宝贵平台。为展示湖南省各高校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优秀成果,促进各兄弟院校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本次论坛还组织了研究生教育创新成果展。成果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各级领导对我省研究生教育的关怀和支持、各高校政策环境优化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生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等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张育林校长,湖南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曾淳教育长,湖南大学章兢副校长,湖南师范大学杨小云副校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王振国院长,湖南科技大学朱川曲副校长,吉首大学白晋湘副校长,湖南中医药大学何清湖副校长,湖南工业大学曹兴副校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徐伟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政治部徐子怀副主任,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刘少军副院长等领导出席,开幕式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庄钊文副校长主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张育林校长、研究生院王振国院长、中南大学国家深海技术发展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少军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曾令李、湖南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言。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的工程创新与人才对策”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王振国院长主持。报告中,潘院士首先对世界金融危机作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大规模培养中国创新人才。接下来,潘院士从产业结构、企业科技创新力、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及工商文化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在新型工业化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潘院士认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开拓创新,中国工程科技及其人才能成为世界两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后,潘院士向大家阐述了工程创新的特点以及当代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多样性、交融性、长期性、团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最后,潘院士还对中国的工程创新与人才对策提出了一些高屋建瓴的对策与建议,如: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组织在职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再培训、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推进政产学在工程科技创新中的多方位合作等。潘院士的报告高瞻远瞩,引起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会场上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本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共收到论文819篇(其中省外论文27篇)。经过相关领域专家严格评审,最终录用643篇,并评选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共303篇,优秀论文将结集出版。
本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共设“高性能计算与信号处理”、“信息与控制工程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及新工艺”、“核心数学的一些前沿问题”、“安全技术与和谐发展”、“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6个分论坛,分别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承办。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将应邀作学术报告或进行学术交流,专家现场点评在论坛上宣讲的学术论文,还将举办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示和参观重点学科、实验室等活动。
本次论坛是我省研究生的一次学术盛会,将有力推动湖南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省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有效地促进我省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对提升我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