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志愿者赴开福区植树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作者:刘振华 魏波琴
春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在人群中弥漫,山峦氤氲,翠竹如海。“我想起了小时候种树的情形,”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山路崎岖,我们辗转而行,前面人头攒动,后队笑语连连。
3月17日,植树节已过去5天,但由校团委主办,青志协、能源院承办的面向全校学生的植树活动如火如荼。早上8点,记者搭乘植树志愿者的车队前往长沙开福区群力植树基地。
第一次植树
“第一次植树。”这是记者在采访志愿者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本次植树的志愿者以大一、大二的同学居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张同学幽默地自嘲,从没干过粗活的他认为此次植树将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我从没摸过锄头,今天要试一试。”
校旗,横幅,山头人声鼎沸;铁锹,锄头,坡上土石翻滚。到达植树区后,同学们争先去拿树苗和工具,你刨土,我担水。工具不够,耐心等待,细心学习,轮番上阵。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原本略显光秃的山坡顿时鲜亮起来。树苗种下后,你施肥,我浇水,有人把心愿卡挂在树上,有人则忙着合影留念,场面好不热闹。
文学院的王同学说自己是在看到招募植树志愿者的海报后报的名,没想到早上队伍集合出发时,竟发现好友也是其中一员,倍感意外和激动。“这是我们第一次植树,我们要种下我们的友谊之树,愿友谊之树常青。”
一组同学刚给他们的树填好土,其中一名男同学笑着说:“今天早起,虽然有点困,但第一次植树这么成功,心里很高兴。山上空气很好,让人心旷神怡。”他们几人在心愿卡上写下这样一行字:“我的付出就是你的一片绿林。”
千人植树,绿色创意
“我们为这次活动作了精心的策划,从3月5日就开始了。联系校青志协、车辆,告知学校,联系植树基地,然后招募志愿者。”能源院分团委干部党世玉介绍道。根据往年组织植树的经验,他最初预计约有300人报名,没想到同学们反响热烈,没有几天就有800多人报了名,包括铁道和湘雅校区的同学,近乎“千人植树”,规模浩大。但学校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决定部分同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植树活动,部分同学留在校内植树,后由于植树基地的临时通知,时间发生变动,原定一些同学不能参加,但植树队伍仍有400余人,分上午、下午两场,分批前往。
当问及招募志愿者的告示上提到的别具匠心的“情侣区”、“交友区”和“友情区”时,能源院青协部长彭毅笑言:“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前来植树,分组合作也有助于组织者的管理和相关工作的协调。情侣区’,其意不言而喻;‘交友区’,侧重单身男女互动;‘友情区’,则多是同班同学或闺中好友。”
法学院的吴彬彬和机电院的吴聪在活动中相识,分工合作,一起种下了几株树苗,祝愿“世界充满绿色”。能源院文艺部全体成员“群力”植下一棵大树,希望文艺部成员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快乐、幸福。来自文学院的燕贵明也是第一次植树,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和女友同来。他还精心准备了一个许愿瓶,打算埋在树下。材料院的朱同学也携女友前来,他说:“这次植树的人很多,很热闹,即使没有‘情侣区’他们也会报名参加。”
植树,不是作秀
“去年我们院也组织过植树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开展。”党世玉认为,“植树,并不仅仅是因为‘植树节’,我们是想让大家在学习之余出来散散心,多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种植’一些‘特别’的记忆。”
植树归途,山路蜿蜒。但大家笑声朗朗,认为此行不虚。回到学校,已近下午1时,第二批志愿者已经踏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