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医学领域首个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启动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5日 作者:王洁
本网讯:8月10日,由湘雅医院皮肤肿瘤与银屑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翔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重金属污染区人体镉等生物效应剂量与早期损害常数调查”项目正式启动。这是我校医学领域承担的首个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
该项目设置了四个课题,组织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省份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数据信息的产、学、研的创新团队,包括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等7家高校和科研院所。
项目将历时4年,通过基本数据收集、现场随访等研究方法,结合大数据系统,对近万例样本人群进行研究。湘雅医院将统一协调与重金属相关的多学科参与,包括皮肤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相关学科。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陈翔教授介绍,镉、砷、铅等重金属对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肝、肾、胃、肠等都有损害。湖南是高发区,近年来,临床上接诊了一些皮肤肿瘤等重金属污染相关疾病的患者,但目前没有针对非职业人群的大样本相关调查。该项目的实施,将填补国内重金属污染区域人体镉等早期健康损害无大样本、动态本底数据的空白,有望提出我国重金属污染危害的人群预警和风险评估模型,为建立我国重金属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及环境基准提供重要支撑。
参加启动仪式的周科朝副校长认为,该项目体现了多学科、多单位的协同创新,有望作为健康相关大数据的应用模板;项目的实施可以掌握当前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的第一手资料,惠及民生。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杨薇、卫计委副主任方亦兵等对项目组提出了三点基本要求:注意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重视项目管理,尤其是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要用好用足;希望后期数据库的成果能够以科技报告等多种形式实现共享。
启动会上,四个课题组就抽样方案、调查工具、样本保存、经费预算和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教授和我校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柴立元教授、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等咨询专家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