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刘冠群发表锌粉基负极材料研究成果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3日 作者:蔡圳阳

本网讯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本科生刘冠群,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稀有金属》(Rare Metals发表题为“用于水系锌金属电池的氧化铜改性高度可逆性锌粉阳极Copper oxide-modified highly reversible Zn powder anode for aqueous Zn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方国赵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南大学为第一单位。

锌粉负极具有优异的可控性和可加工性,可满足复杂形状电子器件的需求,传统锌箔和电沉积锌负极难以实现,因此锌粉负极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该团队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锌粉颗粒、氧化铜颗粒以及氧化锌颗粒的表面锌原子沉积行为,并通过分析氧化铜、氧化锌的能带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氧化铜包覆的新型锌粉负极材料。该锌粉负极表面被金属氧化物小颗粒包覆,使其与锌金属的结合能得到显著提高。CuO等金属氧化物中的O原子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极性,聚集在O原子处的电子对Zn2+表现出强烈的吸引力。同时,CuO的带隙(0.69 eV)和费米能级上价电子的丰度使其在电荷转移过程中表现优异。因此,利用氧化铜的亲锌性和高导电性,可以促进表面电场均匀分布和抑制枝晶和副产物的产生,实现稳定可逆的电化学行为。该研究从锌粉颗粒功能化出发,为设计高性能锌粉负极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近期刘冠群同学还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学会能源快报》(ACS energy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用于水性锌金属电池的锌粉基阳极:改性策略、特殊结构和发展前景Zn Powder-Based Anodes for Aqueous Zn Metal Batteries: Strategies, Structures, and Perspectives)”的锌金属电池改性策略综述论文。该论文围绕锌粉负极研究进展、存在挑战、优化策略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集流体改性、材料复合、电极聚合物支架构建、电解质优化、锌粉结构改性等优化策略,并建议从锌粉功能化处理、电极成分设计、电化学性能实际评估三个方面发展锌粉基负极材料。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

(一审:赵云逸 二审:李丹妮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