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解决放射性危害

湘雅二医院参与制定的行业“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作者:黄昱洋

本网讯 近日,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赵天力教授团队参与制定的《经皮和非透视(PAN)技术术语与框架》(IEEE Std 3182™-2024)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由国家心血管病医学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制定,首次在国际范围内统一了“无放射线心血管介入”技术的术语和操作规范,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放射性危害、高设备依赖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提供了全新方案,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微创治疗选择。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约占心血管疾病总数的三分之一,传统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射线引导介入治疗和体外循环手术,然而这些方法存在风险高、创伤大及医疗资源配置要求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心血管疾病救治的可及性。方法学上,无放射线心血管介入技术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完成心血管疾病的精准治疗,完全避免了放射线辐射,也无需使用造影剂定位,大幅减少对医疗设备的依赖,同时适用于包括孕妇及无法耐受造影剂等特殊患者,扩大了心脏介入手术适用群体。更重要的是,由于超声设备的便捷性及手术场地的高适配性,手术医生可以在门诊完成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显著提高治疗的可及性。

然而,技术规范的缺失导致其推广受到限制。该国际标准的发布,不仅统一了术语,还细化了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为全球技术推广奠定基础。该技术标准包括技术应用场景、设备技术要求和各种手术流程及操作方法三个内容。湘雅二医院团队撰写了应用场景和各种手术具体操作流程两个关键内容,彰显了团队在无放射线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核心学术影响力。目前,该技术以“低耗、高效、可及性高”的核心优势入选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广项目,由联合国经社部与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实施。

赵天力团队长期专注于心血管微创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创建了结构性心脏病复合技术团队,原创和改良10余项医疗新技术,显著提升了复杂及危重心血管病外科手术成功率和救治效果,15年来已完成各种结构性心脏病超声介入手术近8000例,发表“无放射线心血管介入手术技术”相关临床科研论文50余篇;参与多部指南共识的制定;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厅级课题11项;获授权专利8项。手术技术创新分别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湖南省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

(一审:周小艳 二审:唐潇珺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