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美国物理学联合会《科学之光》专访报道中南大学田博团队研究成果

来源:基础医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作者:闻佳敏

本网讯 近日,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田博教授及其合作者团队在美国物理学联合会期刊《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发表了题为“基于磁纳米颗粒凝集的光磁生物传感中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 in magnetic nanoparticle agglutination-based optomagnetic biosens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作为编辑推荐文章同时被美国物理学联合会期刊《科学之光》(Scilight)采访报道。该文第一作者为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2023级硕士生杨渝淋,通讯作者为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田博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钟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刘文中教授为共同作者。

基于磁纳米颗粒凝集的光磁生物传感已应用于各种生物分子的快速灵敏检测,但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田博教授及其合作者团队结合Fokker-Planck方程和T矩阵构建数值模型,首次阐释了米氏散射对凝集磁纳米颗粒光磁信号的影响,证明了聚集体具有与单体相反的光磁响应。该研究还基于所构建的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磁信号分析方式,可在8分钟内实现皮摩尔级别模型蛋白质的定量检测。

该研究成果作为编辑推荐文章被美国物理学联合会期刊《科学之光》以“认知不同尺寸磁纳米颗粒的反向光磁响应(Understanding the opposite optomagnetic responses of different-siz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为题进行了采访报道。报道指出,“更好的认知光磁生物传感中的米氏散射现象有助于研究人员对光磁频谱的分析并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田博教授表示,该模型可用于开发新型光磁传感器,进一步提高对纳米颗粒表面生物识别反应的检测灵敏度和精确性。

《科学之光》创办于2017年6月,是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社(AIP publishing)出版的网络周刊,致力于挑选AIP发表的物理领域最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简要总结其研究成果,并强调其在该领域的创新性和突破性。Scilight每年从AIP旗下30多个刊物中仅挑选300余篇物理领域内最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进行报道。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资助。

(一审:李丹妮 二审:唐潇珺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