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医院彭镜团队发表基因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作者:王晓乐

本网讯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彭镜教授团队在《分子治疗》(Molecular Therapy)上发表题为“采用共价闭合末端AAV载体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疗法(Gene Therapy with covalently-closed-end AAV vector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的研究性论文,公开基于共价闭合末端AAV(cceAAV)技术平台开发的候选药物NKG001的临床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在两例12-24月龄SMA患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段浩林医师为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彭镜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肖卫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彭镜教授领衔的“评价NKG001注射液治疗1型/ 2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有效性的单中心、开放、单臂、非随机、单次给药、剂量递增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项目于2024年4月启动。在接受NKG001治疗前的4-5个月,尽管正在接受其他疾病修正治疗和积极的康复治疗,两名患儿的CHOP-INTEND和HFMSE评分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反映出患者运动能力处于持续停滞甚至退化状态。在单次静脉注射NKG001(基于cceAAV平台构建)后,两名患儿均在治疗后14-21天内出现显著的运动功能提升,这一快速反应充分体现了cceAAV平台在体内快速启动和高效表达的独特优势。其中,患者1在用药317天内,CHOP-INTEND评分达满分64分,HFMSE相较基线提高8分,HINE-2提高6分,并成功实现3项关键运动功能的里程碑突破;患者2在226天内CHOP-INTEND提高至满分64分,HFMSE相较基线提升9分,HINE-2提升2分,并在治疗后仅1个月内就实现一项关键运动功能的里程碑突破。此外,其肌电图(CMAP)评估结果亦显示神经肌肉电生理指标显著改善。在安全性方面,两名患儿经NKG001治疗后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整体体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目前,本项目仍在持续入组中,共有6例患者接受了NKG001静脉或者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均展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另外,彭镜教授受《分子治疗》(Molecular Therapy)杂志邀稿,发表了题为“中国基因治疗:从临床医生的角度(Gene therapy in China: From a clinician's perspective)”的论文,从临床一线医生的角度系统回顾了中国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临床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人口基数大,基因治疗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临床需求,特别是在遗传罕见病领域。

近年来,彭镜教授带领团队先后对CLCN3/4/6、KCNQ2、KCNA1/2、HCN1、NTRK2、CDKL5、TUBB4A等基因变异相关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展开临床基础研究,在疾病表型-基因型分析及扩展、新候选/致病基因鉴定、发病机制、精准治疗与临床转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针对CLCN6、KCNA2等基因变异相关罕见病开展的基因治疗临床前研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相关疾病基因治疗进入IIT、IND研究提供了基础。

(一审:杨心怡 二审:余学飞 三审:唐潇珺)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