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博士生(测绘、遥感学科)学术论坛在中南大学召开
来源:地信院 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作者:胡俊 张静雪 摄影:熊嘉馨等
本网讯 10月17-19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与遥感学科评议组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博士生(测绘、遥感学科)学术论坛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与遥感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测绘与遥感领域1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800余名代表参加。

开幕式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与遥感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校党委副书记李景升,省教育厅副厅长兰勇,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宋琤分别致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与遥感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信息工程大学张永生教授主持会议。
李建成指出,本次论坛为博士生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成果展示、互学互鉴的平台,已成为展示青年学者科研风采的重要窗口、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各位学子在深入思考中追求真理,在广泛交流中碰撞灵感,在合作互鉴中激发创新,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测绘与遥感领域的引领者;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凝聚共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学术共同体建设方面共同努力,为新征程上测绘、遥感学科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通过“特邀报告+分会场研讨+展板交流”的多层次模式,全面呈现测绘与遥感领域的前沿成果与青年创新活力。特邀报告环节,李建成院士、同济大学童小华院士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实践,分别围绕“地球时空基准构建”“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主题解读技术突破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西安测绘研究所王建荣研究员聚焦卫星摄影测量技术创新,分享实战化应用经验;武汉大学姚宜斌教授针对GNSS近地空间环境建模研究介绍多维度技术跨越成果;深圳大学李清泉院士聚焦热带森林碳汇问题展现测绘遥感如何服务“双碳”战略;日本京都大学徐培亮教授、中南大学朱建军教授分别从基础研究、雷达遥感技术的应用突破为参会博士生“传经”。
大会设置11个特色分会场,涵盖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I、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II(徕卡专场)、导航与位置服务、智能时空信息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海洋测绘、矿山与地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遥感应用技术、遥感科学、遥感探测技术与信息工程等主题及学生学术沙龙。大会共安排分会场报告290余个、展板198个,展现全国测绘与遥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闭幕式上,大会公布了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其中优秀论文10篇、优秀墙报20个、优秀口头报告108个(含一等奖18个、二等奖36个、三等奖54个)。
(一审:赵云逸 二审:唐潇珺 三审:王建湘)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