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全面构建本科实践教学新体系
来源:中国高校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2日 作者:--
“面对那么多仪器,动手一试的冲动非常强烈,很想亲手验证一下前人证明过的原理,期望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也想自己设计一个新程序,得到创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调动起来,理论知识也都融化在我们的技能训练里。”西安交大电信学院大二学生张伟伟如此形容他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接受“工业系统测量”训练时的感受。 “工程训练中心”是西安交大面向全校学生建立的校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之一。近几年来,西安交大通过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学科专业教学试验平台、实践教学基地”三层次本科人才实践教学与管理体系,探索出一条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增强本科生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构建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 加强学生基础能力培养 西安交大素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早在1995年,该校就针对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选题与工程实际及科研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倾向,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实验设备落后等问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建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的构想,建立了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管理等基础课教学与实验中心,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一体、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手段和操作方法融为一炉,实行教师资源、设备资源和管理人员一体化管理,中心在时间、场地和教学内容上对学生全面开放。目前,学校已建成17个校级基础课教学与实验中心和一个工程训练中心,覆盖了理、工、经、管、文、医等学科大类,每年在中心上实验课的班级数达2700余个,实验人次840,000之多。 “教学实验中心的开放性和一体化管理,使教师能够把教学设计、实验、创新活动和学业考核更为方便的协调起来,也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和实验。”国家级教学名师冯博琴教授如此评价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他是该校计算机教学与实验中心的创立者之一,他说,“以计算机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直接把课堂放在实验中心,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学习,教师给学生的作业可以是一个项目,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作课题,也可以自己申请课题,创新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免去考试。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紧的融为一体,并在实践中得到深化。” 构建学科专业教学平台 加强学生专业基础与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 针对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多、自学环节与独立设计少,缺乏团队合作和实践分析能力训练,创新意识培养和跨学科综合性实践远远不够等问题,西安交大按学科专业大类创建了若干本科专业教学与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教学平台,以导师制为基础,开展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以项目形式接收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工程综合训练及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最近制定的本科培养计划中,又实现了设计制造、能源动力、经济管理等学科大类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整合与重构,增加了综合性、集成类课程,为不同学科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该校理学院一位教授说:“传统教学多是老师讲,学生听,问题有现成结论,习题有固定答案,实验有规定步骤,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不足。开放性专业教学平台更加注重不同学科的融合,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怀疑精神,往往不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不给学生规定实验步骤,有时专门以某种富有弹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留下更广阔的思维和实验空间,激发他们进行持续思考与探索,思想的火花或意想不到的发现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萌生,所谓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 构建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本科生综合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西安交大近几年来,在校内校外建立了一批教学实践基地,为本科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提供了必要条件。学校除在本校产业集团和科技园、在新疆、河南、青岛、烟台等地建立若干实践教学基地外,还与苏州工业园区的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与世界知名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工作,提前一步与真实的社会实际和生产实践相接触。一位正在校外实习基地参加生产实习的同学说:“在世界知名企业工作,我们接触到最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认识和了解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设计方法,领略了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和效果,为我们顺利参加工作在思想和技术上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在对学生的直接观察和使用中,增强了对学校培养质量的直观认识,纷纷在学校设立专项企业奖学金,直接到学校招聘学生,一些企业还将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学校毕业设计的选题,给学生一定的研究经费,与学校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提高了学校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目前,西安交大已从整体上规划了本科实践性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全面构建了本科人才实践培养与管理新体系,初步建立了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全校本科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研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